试错成本
2019-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水一群
昨天发了朋友圈自己辞职,决定换行做洋葱,弟弟的一句话让我思考,试错成本。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没有什么试错的机会,上学期间不敢学习太差,不敢逃课,不敢打架,不敢学习不好,不敢看闲书……毕业之后,进去一家企业,不敢旷工,不敢迟到,不敢跟老板谈薪酬,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也不敢跟同事争。
一切都是一个好好人的人设。
谈恋爱时第一次去婆婆家,婆婆竟然同意我们在一起。用了竟然,因为我的内心里觉得自己不好。
结婚生子后,不敢要求一定要婆婆来广州带娃,在婆婆家坐月子,害怕听到闲言碎语,一度抑郁,也一度对公公婆婆很大意见。
渐渐的后来自己主动屏蔽外界的声音。
直到有一天,我听了身体的课程,听了攻击性课程,我的情绪崩溃了,我的身体抑郁了。为什么?因为巨大的窒息感迎面而来,我受不了了。
再然后我纠结,难受,最后辞职了。开始了我的试错过程。
对此,我也在想我该怎么去培养我的孩子,我也在想我想要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未来什么样的孩子更好?
好?何为好?
不如让孩子一点一点去承担他应该承担的事情吧。吃饭不吃会饿,赖床不起来上学会被批评等等。我希望他可以去试错,不用全部听我的,敢于反抗权威,敢于失败了从中吸取教训再来。每一次的跌倒,只要比上一次爬起来的早那就是进步,哪怕不爬起来,我就想呆着,也可以。
这就像是对自己说的,我希望我曾经能被这样对待,但是我也懂得,父母给我们的已经是他们认为最好的,我何必太过于纠结过去,重要的是改变能改变的,或在当下,珍惜眼前,努力去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