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预期价值
今天在微信上想买一台POS机。
同时和三个商家发出购买建议。
A:费率0.6%
B: 费率0.55%
C: 费率0.6%。
A与我文字沟通如下:

B与我多次语音沟通,有问必答。

C抛给我一个理财文章和理财笔记:

我最终选择了C。
这三种销售方式,有三种潜在的销售逻辑在里面。
简要分析一下:
A的销售逻辑:详细介绍产品的功能,自己的使用情况,在用户没有摸清自己的需求的时候,一股脑的推销自己的产品。
在产品费用没有很大的优势的情况下,只能是占据下风。
B的销售逻辑:不忙着推销,对于用户没问必答,很漫不经心的样子,但是回答很认真,也很专业。慢慢等待用户把心中的疑惑和需求说出来。费率最低,产品和服务都占据一定优势,比A要好很多。价格和服务都更上一层楼。
在没有C选项的情况下,我会选择B。
C的销售逻辑:C根本就没有在朋友圈做过广告,我是通过她的理财文章和知识星球发现有渠道的。属于主动找上门。C一直专注于理财文章和理财社群的建立。在朋友圈形成了很好的个人品牌效应。所以,天然具有更大的信任感和理财专业度。
C免费赠送我一份理财课程笔记。根本没有推销的意思。很简单的介绍了POS机,然后我们就没有了交流。
我简要写一写我最后为什么决定购买C的服务:
1、购买体验来说,A是主动式销售,B是被动式销售,C是无欲无求式销售。其实,从销售服务是来看,B是最优选择。
2、信任积累上来看,A是朋友的弟弟,B是朋友的合伙人,C是社群里的网友。从人脉的信任度来看,其实都算持平。
3、预期价值上来看,C是大学老师,已经持续写作一年多,具有理财购房经验。预期的理财知识价值会更高。同时,自己有落户深圳的计划,看到C已经落户深圳,所以,想后续有更多的请教。退一步来看,哪怕我后续不会请教问题,但是,C的预期价值要远高于A和B,所以我选择C。
销售最高的境界是:销售于无形。
销售的价格,最基本的一块只是在产品上而已,销售本身的预期价值,才是销售最大的价格锚点。
这里最好玩的就是预期价值,是存在于人的想象力里面的,所以某种层面来说,预期价值可以是无限大的。
这也就是钻石不过是大颗的金刚石。但是,给用户的预期是: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爱情的无限预期,刺激了钻石的价格。
这是对预期价值最好的解释。
如果销售仅仅只是看在产品的价格和薄利多销上面,可以说那就只能是一个初级销售了,永远赚不到大钱。
还是那句话,销售的最高境界是:销售梦想。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