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团活动文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书香影动

人生和电影都是以余味定输赢的 --《不成问题的问题》观后感

2017-11-24  本文已影响253人  32807f4f622a

很多大号大V用“等了一年,终于上映了”之类的标题,给予这部小成本、文人气息浓厚的电影高度美誉,感觉年度十佳早已被它预定一席。

这是非常学院派的一部电影,用一只50年代的库克镜头,133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一个寓言式的中国故事。

客观讲,这部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以上世纪40年代重庆为背景的故事,缺乏场景感的旧社会生活、缓慢琐屑的细节营造,或多或少给这部电影的观赏增加了一些观影壁垒。加上没有流量级明星的加盟,市场做出了非常现实的反映,据悉影片首日票房仅有170多万。

这样的票房结果,个人觉得十分遗憾。且不说这部电影已囊获多少电影大奖,就像小津安二郎所说,“人生和电影都是以余味定输赢的”。这部电影妙就妙在它的“余味”。如果你愿意静心看下去,每个人都能在这样一幅社会人情黑白画卷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按电影官宣的话说,这是一个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文艺电影。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说说我喜欢的几个地方吧。

《不成问题的问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类型民国电影《驴得水》,相对封闭的空间、舞台化的风格......不过,不同于《驴得水》那样锋芒毕露、直抒胸臆,《不成问题的问题》更加内敛含蓄、深刻尖锐,带有寓言色彩又充满幽默基调。

据说影片选择在重庆北碚拍摄,大量方言(上海话、重庆话等)交织其间,对原著的还原度极高;而层层递进的三幕剧结构也拍出了老舍原著的风骨,举起喜剧的利刃对晦暗的现实猛下针。

镜头

很显然,这是一部中国式美学诉求驱动摄影风格的电影。据介绍,全片从头到尾采用单机拍摄,而且用的是1950年代生产的库克镜头,符合影片本身的年代需求。按导演的说法,“现在的镜头太高清了,用库克画面会比较柔和,就像拿水浅浅浸染一样。” 留给观众的印象就是“黑白色调,极简古典”,更接近民国40年代的电影感受。在虚实玩味中,还带出了诗意。

从影片之初,一间房、一个脸盆、一面镜子开始,就能感受到影像构图的精巧,为这部气韵生动的国民性寓言增色不少。

文人群像

表演上以群像为主,角色各有亮点。不过,最大亮点当然还是范伟扮演的丁务源。提到范伟,许多人的第一印象还是他那张自带喜感的圆胖脸,还停留在春晚小品里那个“脑袋大脖子粗”的小品演员,而这次对丁务源这个人物的塑造着实令人惊艳。

影片一开始就像是戏剧登台一般,丁务源每天清晨的重头戏就是镜子前彩排一遍。“三太太,农场的肥鸡肥鸭给您放到厨房了。”

对上拍得了马屁,对下又能够一团和气,口头禅永远是“不成问题,不成问题”。处理各种大小事务都得心应手;面对不同阶层的人摆出不同的样貌,上到各家股东小姐太太,下到农场下层的园丁工人,丁务源永远是八面琳珑,显露出极强的社交能力。

丁务源这个人物是好还是坏,不能简单粗暴的划分。毕竟,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像他这样的小人物出于自私、懦弱、夹缝中求生存式的自保,让人着实恨不起来。范伟在表演上没有用力过猛,在很多细节上的处理十分精妙,人物的分寸感很好,平稳圆融而从容。

其它人物各自有出彩的细节点,人物举手投足之间,或端着或藏着,讽刺了中国式人情......游手好闲的假知识分子秦妙斋、务实主义尤大兴,各有各的生存逻辑,每人物都有回味、有层次感、就好像身边的人一样。

不少文章把这部电影拔高到了职场教育的层面,毕竟年代背景跨度很大,不必硬做出这种比较分析的姿态。就让我们用133分钟时间,感受黑白影像的静水流深,电影结束后,重新投入生活的幻影和洪流之中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