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旧之事]外婆记事(38)
三十七.西北还是东北
母亲在大学里的教育,除了刚开始上了不到两年的基础课,之后就是乱七八糟好一阵子,教授都被赶到乡下劳动,课也就都停了。本该五年毕业的时候,因为学校前四年停止了招生,校园里需要有学生守着,他们这届学生就推迟了一年才毕业。
学生们主要的生活还是以各种政治号召为中心,开大会,全动员,满腔热情搞运动。
临近毕业的一两年里,为了能让这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东拼西凑了几个老师,补了有限的几门专业课。
在大家都憧憬着毕业工作的时候,母亲已然笃定地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分配回京了。从母亲大学的专业来说,母亲能去的地方有三个,华北地区的石家庄,大西北的西宁,或者更往东北走,哈尔滨。回不了北京,能到河北,离家近一些,对母亲来说也算是上上签,可是这种机会干脆想都不用想。那么就是西北或者东北,两个可能。到底能落到什么地方,这是由不得自己选择的。只能等着最后一刻,管分配的工宣队干部把表格发下来,名字后面写的哪里,就去哪里。
这时候有相熟的同学好心劝母亲,最好是先找个伴儿,在一片荒凉举目无亲的地方可以有个照应。
母亲因为早上学,一直是比同届的学生小个两三岁,对谈恋爱这个事儿从没动过心思,平素接触的多是女生。同学这么一劝,母亲也就同意了,大致提出两个条件,一个是出身要好一些。因为自己的出身问题,母亲没少挨挤兑,如果两个出身不好的人凑在一起,那两个人往后就可能都没有活路了。第二个条件就是身体要好一些。因为自己从小体弱,母亲从科学观念出发,觉得应该为下一代打个好一点儿的底子。
这样,母亲通过同学的同学的介绍,认识了另外一个系里头的一个当班长的男生,我的父亲。
相互介绍的时候,母亲是第一次认识父亲,也是第一次注意到这个男生;父亲应该是早就知道母亲,毕竟母亲在文宣队舞蹈团里可是台柱子呢。
所以,父亲是很满意母亲的。同时,父亲是中农出身,是学校里的体育健将,喜爱打篮球,划船等运动。这也符合母亲的要求。
母亲写信把情况告知了外婆。外婆伤心母亲毕业要走得更远,对于有个人能照应一下当然不反对,只是希望能把父亲带到家里,见见面。
父母亲的相处可不像如今人们心目中的浪漫校园恋情那样,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他们先是在政治生活会上,分别和组织做了汇报,然后两人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很少有机会独处,总是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结婚前只有一张两人单独在一起的合影。照片里父母亲站在一座木桥上,都斜倚着栏杆,头往前探着看向远方,表情自然放松。这张照片是父母的同学们精心设计的杰作。
在大家一起郊游的时候,同学们提前合计好,把父亲母亲带到桥上,一起眺望远景。然后趁着两人不注意,大家悄悄地同时跑开,镜头里就剩下父亲和母亲。这张照片的风格是那个时代少有的,镜头定格了两人的轻松和惬意,衬得日后结婚证上的标准照上两人是那么的拘谨。
因为父亲的老家就在东北,出身又没有问题,所以按照当时的政策,学校管分配的人直接把这两人分回老家就好了。当时已经传出风声,父亲母亲回东北老家。父亲母亲也没有多想,坦然地等着通知。
没想到最后通知的时候,分到东北的是另外一对男女,父亲母亲是去西宁。
这一对男女的老家也在哈尔滨,原本的分配方案是要把他们分配到西北的,因为综合考虑,他们的出身也好,学习成绩也好,都不如父亲母亲。在西北和东北之间,当时东北的条件还是要比大西北强很多的,而且在东北的工厂规模也更大,在北京也有些分厂,以后说不定有机会转调进北京城呢。
这一对中的男生是个脑瓜相当活泛的人,当他得到父亲母亲要分配到东北的风声,就赶紧活动开了。他下了血本,管相熟的早一年毕业的师兄借钱,请管分配的工宣队干部吃饭,又送了烟酒一类的礼物,打通关系。他联合几个人在组织生活会上对母亲的出身上重新大做文章。因为他的节外生枝,他们成功顶替了父亲母亲,被分到东北。
这些情况父亲母亲在当时是无从得知的。直到多年之后父母亲调回到东北,见到当年那个借钱给他的师兄,才知道了原因。这个师兄记得这个人临毕业的时候,联系他借二十块钱,说是急需钱去疏通关系。这师兄提起这件事的原因,倒并不是因为他知道父母亲当年的遭遇就是这个人一手承办的,而是这个人毕业之后到如今压根没有还师兄的钱。
父亲母亲这两个穷学生得知要分配去西宁的消息,虽然吃惊,但是也无可奈何。尤其是母亲,更是要小心自己的行为,不能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要心悦诚服地接受组织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