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更计划想法成长励志

【194→管理】组织行为学20讲(5)

2019-08-07  本文已影响1人  Koala谦爸

23启动效应

认知导致行为偏好。

环境启动了我们的认知模式,而认知模式又导致了我们的行为,短期表现为态度、情绪,长期表现为性格,还有比如说创新、职业承诺这些我们讲过的概念。

如何改善工作环境?

第一,环境激发是行为的一个先决条件,它的影响效果不是加成,而是直接决定有无。

第二,应该尽量让经常打配合的员工,共享一个办公环境。共享环境对建立共享心智很重要,因为它启动了大家相似的认知模式。

第三,你应该有意识地去挖掘,与高绩效相关的环境信息,用来改善办公环境。

24强互惠理论

第一,如果企业做了有违社会道德的事,那么即使薪资水平没有变动,员工的离职倾向都会变高。

第二,企业承担越多的社会责任,员工就会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我们人有一种不自觉的偏好,就是宁可自己蒙受损失,也要去惩罚那些扰乱公平正义,占集体便宜的人。

当员工发现,企业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做出了有违道德的事情,他就产生了惩罚企业,以此获得快感的冲动。

25基因

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效能,影响了绩效表现,而不是领导者的身高影响了绩效表现。

第一,基因的优势在人出生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而且终身不变。那它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控制变量。

第二,基因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控制变量

第三,企业可以在不牺牲隐私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向员工提供这方面的福利

第四,当网络无处不在的时候,保护员工隐私,一定会成为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增长点

26

负面情绪和创新行为是高度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它们根本就是一个过程。

人的所有决策,都是情绪参与的结果。

管理者如果能利用其他手段,比如时机选择、场景选择、方式选择来分散这种痛苦,就会让激励的正面效果显现出来。

培养创新型人才,可以采用建设性批评手段,最好的批评时机,就是在讨论会的时候。

27

第一,职业在短期内变得超级繁荣。意味着社会分工更复杂,每个职业距离社会评价体系的远近变得不同,而社会评价体系是有共识的。

第二,我们的职业生涯从简单的阶梯式路径,转变为一条总体向上,但没有明显节点的弧线路径。

“工作重塑”,借助主动行为的力量,去搭建个人职业和社会意义之间的桥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