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马拉松跑者的游戏故事体育

三个阶段的动作要领

2020-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夏末游记

三个阶段的动作要领如下:

蹬地时,跑步者应用力蹬伸髋、膝、踝关节,向下、向后用力把身体推离地面。蹬地时的初速度取决于髋、膝、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力量越大,步幅越长。

恢复阶段,小腿应迅速向大腿靠拢,和大腿折叠前摆,腿部尽量贴近臀部,从而把腿的转动惯量降至最低和增加角速度,使腿可以更迅速地向前摆出。

支撑阶段,脚的着地方法是比较有争议的技术问题,而着地点的选择对体能的合理分配和步幅大小也有一定影响。脚跨步前踩的着地点应是身体重心的正下方(即身体重心的投影点)。

着地点如果离投影点较远,步幅会增大,但步频可能会相应地降低,体能消耗也会增加。提升了一个因素,如果有可能降低另外的因素,从整体上来是说得不偿失的。所以跑步距离越长,着地点应该离投影点越近,这样可以节省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跑步效能。

这里所说腿部动作的三个阶段是针对单条腿而言。两条腿在跑动时,除了腾空时同处于恢复阶段,其他时候,一条腿是支撑或蹬地阶段时,另一条腿一定处于恢复阶段。恢复阶段即是腿的摆动阶段,包括了前摆、腾空和着地过程。在一条腿的恢复(即摆动)阶段,另一条腿同时完成了恢复(摆动腿的着地动作)、支撑(缓冲)、后蹬和恢复(摆动腿的前摆动作)动作。掌握和理解三个阶段的腿部技术动作,可以让双腿合理地交替发力和放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