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

做一个笨的人

2017-12-15  本文已影响58人  清水一点通

这是 清水一点通 日更的第 348 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个人最为普遍的想法是:我比别人聪明,至少比周边的大多数人聪明。

这个逻辑推而广之的结果是,所有聪明的和自认为聪明的人占据了绝大多数,而你我大概率作为其中的一员,就会遇到下面的问题:

1、聪明人总是互相之间瞧不起的。

2、聪明人总是难以和别人达成一致的。

3、聪明人总是认为自己能够单打独斗的。

4、聪明人总是难以获得别人谅解的。

5、聪明人总是被别人怀疑的。

6、聪明人总是被别的聪明人看成是傻蛋。

如果你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一条一条捋,可以说每一条都是再给自己挖一个大坑,而越是聪明,条目越多,然后坑也是越大越深。

可是,你也许已经发现了,身边的一些笨人,却总是占据着有力的位置,不免心声哀叹:人家的命就是好,其实笨真的是一个核心竞争力:

1、笨人总是能够让别人感觉安全。

2、笨人总是能够更容易地交到朋友。

3、笨人总是能够勤勤恳恳地做事。

4、笨人总是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5、笨人总能获得别人的同情。

6、笨人总能够认真做事而不犯低级错误。

曾文正公自己评价自己的军事战略就是“结硬寨,打呆仗”,就有这个意思,笨人往往对自己非常了解,不会做过于冒险或出格的事,他们总是把一切都安排得很周全,而在你看来,简直是“效率低下”。

问题是,评价一个人靠谱不靠谱,关键是能不能有稳定的发挥,笨人可能起点低,但是一旦过了及格线,他们的成绩会非常稳定,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有的时候两个70分比一个40分一个100分对自己有利,比如在大学里,前一种情况能毕业,后一种毕不了业。

另一个更为有利的是,笨人往往心态更好,顺利的时候往往感恩,不顺的时候往往一笑而过,但是从来不会轻易放弃,因为对笨人来说,手头有活就已经是一件欣喜的事情了。可是,不怕慢,就怕站,绝大多数的聪明人都因为在徘徊中蹉跎了岁月,而笨的人虽然慢,但是一步一个脚印,能够走出一片新天地。

最后,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吧,很多人“双十一”前后都会把关注焦点放在天猫或是京东上,又是比价格,又是领优惠券,到了11月10日晚上还要通宵,以免自己心仪的产品被抢光了,一时间不亦乐乎。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成本有多高,一方面购物的时间成本比你想象得还要高得多,另一方面,真正抢到的商品未必是你需要的,你也许只是因为感觉便宜才会买它。而笨人的逻辑是,需要的就马上买,不需要的就不买,是不是很有科学性。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笨人,也许他们真的不笨,至少从很多名人传记里都能透出一股“笨”劲。


讲干货,上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