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击太极拳

内家功夫--------从洗髓经、易筋经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

2018-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太极拳习练者

(原文)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

  (介绍)今之谈拳术者,每每有内家外家之分,或称少林为外家,武当为内家:或以在释为外家,在道为内家。其实皆皮相之见也。名则有少林武当之分,实则无内家外家之别。少林,寺也;武当,山也。拳以地名,并元轩轾。至竞言少林而不言武当者亦自有故。按少林派之拳,门类甚多,名目亦广,辗转相传,耳熟能详。武当派则不然,练者既少,社会上且有不知武当属于何省者,此非予之过言也。浙之张松溪,非武当派之嫡传平?迄今浙人士承张之绪者,何以未之前闻也?近十年来,人始稍稍知武当之可贵矣。少林武当之一隐一现者其故在此,安得遽分内外耶?或谓拳术既无内外之分,何以形势有刚之判?不知一则自柔练而致刚,则自刚练而致柔,刚柔虽分,成功则一。夫武术以和为用,和之中智勇备焉。

予练拳术亦数十年矣。初亦蒙世俗之见,每日积气于丹田,小腹坚硬如石,鼓动腹内之气,能仆人于寻丈外,行止坐卧,无时不然。自谓积气下沉,庶几得拳中之内劲矣。彼不能沉气于丹田小腹者,皆外家也。一日,山西宋世荣辈,以函来约,余因袱被往晋。寒喧之后,因问内外之判,宋先生日“呼吸有内外之分,拳术无内外之别,善养气者即内家,不善养气者即外家。故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实道破内家之奥义。拳术之功用,以动而求静,坐功之作用,由静而求动。其动中静、静中动,本系一体,不可歧而二之。由是言之,所谓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动静既系相生,若以为有内外之分,岂不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我所云呼吸有内外者,先求其通而已。通与不通,於何分之?彼未知练拳与初练拳者,其呼吸往往至中部而止,行返回,气浮于上,是谓之呼吸不通。极其弊则血气用事,好勇斗狠,实火气太刚过燥之故也。若呼吸练至下行,直达丹田,久而久之,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火气不至炎上,呼吸可以自然,不至中部而返。如此方谓之内外相通,上下相通,气自和顺,故呼吸能达下部。气本一也,误以为两个,其弊亦与不通等。子舆氏日求其放心,放心收而后道心生,亦即道家收视返听之理。”余日,“然则鄙人可谓得拳术中之内劲乎?盖气已下沉,小腹亦坚硬如石矣。”宋先生日:“否!否!汝虽气通小腹,若不化坚,终必为累,非上乘也。”余又问何以化之?先生日:“有若无,实若虚,腹之坚,非真道也。孟子言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中庸》极论’中和’之功用。须知古人所言皆有体用。拳术中亦重中和,亦重仁义。若不明此理,即练至捷如飞鸟,力举千均,不过匹夫之勇,总不离乎外家。若练至中和,善讲仁义,动作以礼,见义必为,其人虽无百斤之力,即可谓之内家。迨养气功深,贯内外,评有无,至大至刚,直养无害,无处不有,无时不然。卷之放之,用广体微,昔人云:’物物一太极,物物一阴阳’。吾人本具天地中和之气,非一太极?《易经》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内外一理而已矣。”余敬聆之下,始知拳道即天道,天道即人道。又知拳之形势名称虽异,而理则一。向之以为有内外之分者,实所见之不透,认理之未明也。由是推之,言语要和平,动作要自然。吾人立身涉世,处处皆是诚中形外,拳术何独不然。试观古来名将如关壮缪、岳忠武等,皆以识春秋大义,说礼乐而敦诗书,故千秋后使人生敬扬崇拜之心。若田开疆、古冶子辈,不过得勇士之名而已。盖一则内外一致,表里精粗无不到,一则客气乘之,自丧其所守,良可慨也。宋先生又云:“拳术可以变化人之气质。”余自审尚未能见身体力行,有负前辈之教训。今值江苏省国术馆有十八年度年刊之发行,余服务馆中,亦即两载,才识浅陋,尸位贻讥,故以闻之前人者略一言之,以志吾愧。

(介绍)本书开始即介绍了外家拳向内家拳的转化过程,即内家拳生于外家拳,这本是拳无内外,孙禄堂先生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如果按照拳无内外之意习练内家拳,就是给自己徒增烦恼与障碍!以外家拳之意习练内家拳,是一些人的通病。其实孙禄堂先生自己的“欲泄”状态,就是其不分内外家而导致的!我们何苦还要走这个弯路!

宋先生说“善养气者为内家”,而养气的方法就是以心行气,而以心行气是习练内家拳的第一步,如果不习练以心行气而是用习练外家拳的血气拙力,如何养气?

内家拳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有完整的习练、技击方法,如果不去按照内家拳体系习练内家拳,而始终抱着拳无内外的想法去理解与习练内家拳,则什么也不会得到。

后面一段在讨论还虚的必要性和过程。

拳无内外,只是理论,在实践中是各有各的习练方法的,大家切记!

孙禄堂先生之拳论,公开吸收形意拳、八卦掌之精华,自成一派,应该是我辈传承、振兴内家拳的典范!

实际上形意拳的三节、四梢、五行、六合等概念及功法,本来就是太极拳从形意拳中发展出来的,这从陈长兴等先生的拳论中就能看出来。所以孙禄堂先生对太极拳的贡献是将八卦掌的圆研融合到太极拳之中,成为太极拳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中对于旋转的要求,即在以旋转蓄发能量时,身体要像拧螺丝一样生成下行能量。

七,武禹襄太极拳论

武禹襄先生习练并创建武氏太极拳,完全是出于对于太极拳的热爱与追求,不具任何其他目的。传武禹襄先生得王宗岳先生之太极拳论,所以其就将王宗岳先生之拳论作为武氏太极拳的准则。杨氏太极拳等各派太极拳也将王宗岳先生的拳论作为准则之一,所以王宗岳先生的拳论对于太极拳具有普遍意义。

也正是由于武禹襄先生对于太极拳的纯真热爱,所以其拳论保守之处甚少,而道出太极真谛之处甚多。由此我坚信武禹襄先生之拳论虽然借王宗岳先生之名发布,但大部分内容,实是武禹襄先生本人之意也!

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八劲吞吐之真谛,唯有武禹襄先生毫无保留地流传给大家了!

(原文)1,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介绍)身体双重时为无极,一旦开始以心行气,在一条腿上生成压缩旋转的能量,即分虚实阴阳。动静之转换就是太极。动则分出阴阳,有阴阳就要转换吐纳,即分为开;静则阴阳相合,舍己从人,动静即开合也。开,吞纳也,合,吐出也,内三合则力自发。敌曲则我伸,不过不及,沾连粘随也。敌人刚猛我则柔顺带敌而走,我顺敌之力走而使敌不顺则粘住敌人。敌人急动我则急应,敌缓则我缓随,舍己从人也。虽然实战中有万端变化,而我只以我的走粘战法对应。由习练好招式(能量传簇)而逐渐能够听懂对手的劲力,再由懂劲而达于神明的拳意。如果不能长期坚持习练能量传簇,则身体不能贯通。虚灵顶劲与气沉丹田的上下行之力对拉拔长,使得身体中正,不偏不倚。而对拉拔长也不能总是紧的,劲力要若有若无,不能让敌人探清我的劲源。太极拳一定要单重,两腿一虚一实,以便虚实阴阳转换。能量上行时身体有增高之意,能量下行时身体有钻地之意,能量前发时劲力要有无限伸展之意,能量向后缩时要有旋转急促之意。身体的能量传簇要习练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程度,这样就能够使敌人看不明白我的劲力来路,而我却能看清敌人的劲路。

各种技击之术,虽然外形动作有区别,都不过是壮欺弱,快打慢而已。而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的技术,都是人先天的自然本能,与太极拳的技术没有关系。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显然不是由蛮力完成的;老年人能够打败其他人,也不是因为老年人的快取胜的。太极拳要求身体中正,以心为轴,身体如秤,灵活要似车轮般旋转。单重则活,能够随敌人劲力走,双重则沉滞,不能阴阳转换。习练了好几年的功夫,还是不能运化敌人的力量,处处被敌人掣肘,都是由于双重导致的,自己并没有觉悟到。要避免双重的毛病,就要知道阴阳转换。我柔顺则制敌于不顺,即粘即是顺敌劲而走,走即是粘。阴阳不能相离,我与敌人互为阴阳,我与敌人的能量相互阴阳转换了,才能够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太极拳本来是舍己从人的,敌人要打就给他打,迎着敌人劲力向里吞吐,但是被许多人误解为将敌人的劲力拨开远离自身。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大家注意这句话“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这是在说双重之病。我们知道王宗岳先生的生存年代很早,那时太极拳还没有普及,何来“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其实这就是说武禹襄先生在假借王宗岳先生之口来描述双重之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