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老屋不了情》连载

《老屋不了情》(2):种菜的乐趣

2023-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谭棉花

五万元修缮房子,在当今这个物价高涨的时代,根本做不了什么。

说心里话,大康也是知道修房子行情的。再说,他也有过装修多套房子的经验了。

由于需要大笔资金,还有关于房屋产权等方面的原因。大康果断决定,暂时不装修。

大康做事越来越稳重了。办大事前,他有个理念就是能承受最坏的结果,就办!如果还不能,那就缓!

何况如今老家并不是非建设不可,是可做可不做之事。

把一切不必要的干扰因素排除,才安心装修。这是大康的心里话。

房屋暂时不装修,在菜园子种菜还是要继续的。

七月的骄阳似火,大康安排好公司的事情后,每天要去老家一趟。

有时候早晨五六点去,太阳还没有出来,凉快。有时候下午五六点去,太阳即将褪去,也不太热。

回去第一件事是给菜园里的菜浇水。虽然种的辣椒没有几个可以摘,但看着绿油油的叶子也是一种享受。

小温喜欢吃丝瓜,大康特意去种子商店选了上好的种子,还用长长的竹竿搭建高高的棚架。

小温看着好似房子的丝瓜棚,抿嘴一笑:好看好看的瓜棚,就等着吃丝瓜咯。

今年的丝瓜长势喜人,一个个都神奇的冒出来。一天一个样。

瓜棚架上不只有丝瓜,还有扁豆。长长的藤,绿的发光的叶子把瓜棚都爬满了,真的好像一座绿色的房子。

干活干累了,甚至可以在瓜棚下躲阴乘凉,再伸手取个丝瓜,摘些扁豆,好不惬意。

“快看!这里有扁豆!”大康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拨开密密层层的叶子。

“你瞧,这个丝瓜的肚子都好像孕妇样,干脆留着做丝瓜盅吧。”小温歪着脑袋在瓜棚外发现了。

菜园里的一唱一和,有说有笑,成了工作之余的休闲之地。

菜地里的辣椒、茄子、空心菜不甘示弱,摘了又长,长了又摘。

每次吃着自己种植的蔬菜,大康和小温都觉得美味极了。
大概是应了那句“自己种的啥都好”的缘故吧。

大概有三五分的菜地,两人是根本吃不完的,时常摘一些送亲朋好友。

亲友们每次收到蔬菜,都不忘说一句:想不到大康还有这一手哈!真是做啥事像啥事,比真正的农民还会种菜了!

当初的种菜小白,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渐渐悟出了一些种菜经验,这个评价对于大康来说算是天花板级别了。

令大康更有成就感的是,每次在菜园里捣鼓,左邻右舍都来围观,闲聊。

村里二狗的儿子娶了个漂亮媳妇;以前很穷的三娃子有出息啦,在首都买房买车,把父母接过去住了;老实憨厚的四文,他的女儿也出息了,在深圳一万多元一个月……

自从搬出老家后,基本没有回来了。村里人家的一些情况也只能陆陆续续听母亲念叨几句。

母亲常年跟着儿子们住到城里了,她隔三差五给嫁到村里的外甥女打电话了解情况,老家就是根。这里承载了老一辈人太多的故事。

听听村里人的故事,大康觉得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他一边听村民你一句我一句地讲,一边抡起锄头挖地,或者除草,或者摘菜……再时不时插几句话,再来个大家愿意听的评价,气氛热烈而融洽。

大康这个人嘴巴甜,从小就是见了谁都会打招呼的那种,如今已是花甲之年,更是会说话了。

他说,到什么山就唱什么歌。

小温捶他一拳说:难怪大家都喜欢来看你种菜了哈。其实就是来和你聊天。

大康喜欢讲政治时势,他明白家长里短那是妇人家喜欢聊的。

他很会带节奏,把话题转移。这个时候,村里的老一辈或者和他年龄相仿的老男人就开始更加热烈的谈论了。

天下男人一个样。喜欢论时势!因为只有谈论这些才更有参与感。

这些时候,菜园里就更加热闹了。谈论声在老家上空回荡,老远老远都可以听到。

老屋旁边就有一条小溪,洗拖把的妇女也常常驻足倾听。

大概是有了人气,菜园里的菜都长得生机勃勃的。

记得看过一本书《水的答案》里讲,一滴水如果每天给它听好的话,水分子都特别多。

菜也如此吧。时常有许多人陪伴,而且还是高质量陪伴。

这个菜园不止是大康的心灵之园,还成了村里人的快乐之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