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新研究:3岁前,孩子有且仅有1次变聪明的机会,家长一定要抓住
上周末,参加清华的同学聚会,席间一位师兄向我们“诉苦”:
他们夫妻俩都是清华毕业,且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在孩子学习上的花销可谓是不计成本,每个月家庭开支的70%都用在了教育上~
本以为有“双学霸”的基因加持,再加上后天的“努力”,孩子成绩一定不会差,而结果却在上二年级之后经常“荣获”班级倒数……
追问了师兄孩子的成长经历,我判断,是孩子3岁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这种孩子,在未来才能快人一步
原来,师兄两口子因为工作太忙,又怕老人教不好孩子,于是在娃不到1岁的时候就把他送到了各种时下热门的早教班、兴趣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从小赶着孩子拼命领跑,真的能让孩子一直领先吗?
我先带大家看两个研究——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学前教育想要从“以游戏为主”向“以学术为主”转型,于是政府把50所“玩耍型”幼儿园(play-based kindergartens)和50所“学术型”幼儿园(academic direct-instruction-based kindergartens)的孩子们拿出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横向比较实验。
最开始的几年,学术型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确实具备一定优势,但小学4年级之后,“玩耍型”幼儿园的孩子们则开始全面逆袭。
美国也针对343名非裔的美国孩子进行了相似的研究,实验结果惊人的相似。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爱学习的家长可能听过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心理学家格赛尔让双胞胎A和B分别在不同月龄进行爬梯训练,结果,晚训练的B则反超了早训练的A。
格赛尔分析说:
“46周开始练习爬梯,为时尚早,所以训练只取得了一半的效果;而52周开始练习爬梯,时候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自然而然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呀,为了追求“赢在起跑线”而让孩子超前学习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孩子能力发展的自然规律,还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
但很多家长就说了,都说“0-3岁早期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不提前教育怎么在未来快人一步?”
其实,很多家长都误会了“早教”的概念,早教不是提前教授知识,而是在3岁前,根据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给予不同方面的能力训练,让孩子在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方面全面成长。
但懂道理和会实践却是两码事,孩子教育这事儿,认真钻研起来,学问真的不少:
你知道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期有哪些吗?
你知道孩子某个月龄应该掌握哪几种技能吗?
孩子3岁前的教育,一定要搞清这2点
01
与其灌输知识,不如重视能力培养
为了帮师兄出主意,大家都开始回忆当年我们的父母是怎么教育我们的。
最后一总结才发现,我们的父母大都会引导我们主动思考问题,并且给我们最大限度的自由去发掘自己的兴趣。
这种理念其实和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学习吸收率金字塔”不谋而合。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被动学习的吸收率很低,最高也只有30%,而主动学习特别是转教别人或立即应用的吸收率高达90%。
哈佛商学院教授W·C·Kirby曾说:
“大部分学校是在岸上教学生游泳,或是直接跳进水里和学生一起游泳。而哈佛是把学生直接扔进水里,让他自己学游泳。”
其实,跟后面十几年的漫漫求学路相比,幼儿阶段真正学而有用的知识太少了,与其执着于灌输知识,不如多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和体验,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也把这种理念融入到了我们的DEEP课中,所有的课程我们都设计了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的环节。
02
会玩的孩子是天生的潜力股
我们都知道,芬兰的教育一直是世界领先水平。那他们领跑的秘密是什么呢?
2018年PISA教育有一项关于每个国家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时间的对比调查。
从下表中不难看出,中国和芬兰的孩子同在成绩的第一梯队,但中国孩子花费的时间却比芬兰孩子要多得多。
再对比两国的教育理念来看,芬兰教育提倡的是自由玩耍式——孩子学龄前一直在玩,中小学也都是以兴趣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周末云宝邀请小伙伴们一起玩一个桌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游戏规则,她解释半天,还是没人听懂,最好她放弃说:“算了不讲了,我们玩一把就明白了。”果然,在一起玩了一局后,大家就都明白规则了。
可见,在面对比较复杂的任务,孩子们通过自由玩耍来解决问题,远远超出了直接灌输指导得到的效果。而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玩是唯一有效的学习方式。
但玩也不是瞎玩,我们都知道3岁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高峰期,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最困难的事,是了解什么阶段该玩什么、怎么玩。
小步的DEEP课就帮大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教研团队的老师们在课程的设计上严格参照婴幼儿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把6-36月龄分为13个学阶,然后按照不同的月龄,每周推送不同主题的游戏课程:
8个月开始出现分离焦虑,用反复消失又出现的“躲猫猫”游戏建立客体永存概念;
18个月进入自我意识发展期,通过角色扮演类游戏帮助宝宝发展自我意识;
24个月“可怕的2岁”到来,通过游戏引导宝宝了解事物秩序、规律,发展初步逻辑思维……
只要跟着玩,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敏感期,让孩子全面发展。
以“大自然-白天与黑夜”这个主题为例:
14-16个月的白天与黑夜主题,通过绘画来帮助宝宝体验白天黑夜,锻炼精细能力,促进视觉感官发展。
30-36个月的白天与黑夜主题,让宝宝自己从生活经验出发,总结白天黑夜的不同之处,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在玩耍中学会观察、提问、猜想、论证、总结……这一套日常中的玩耍方法,等孩子大了之后迁移到课堂上也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