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专题投稿哲思

孔子教诲儿子,不学诗,无以言,哪里是希望他作诗呢

2019-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青霞人文

“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习诗,就没办法讲话,这是孔子在《论语•季氏》里,教诲儿子孔鲤的话。孔子非常重视诗的作用。孔子晚年,著《春秋》,删订《诗》,编定为305篇。

孔子强调对诗的学习,哪里是孔子希望儿子成为诗人作诗呢!春秋时代,也没有专业诗人。孔子始终是从政治及道德伦理的角度看待诗之作用。

孔子教诲儿子,不学诗,无以言,哪里是希望他作诗呢

他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孔子把学习诗是放在“孝”,“弟”(悌),“爱众”,“亲仁 ”,这四者之后的。你把前面做好了,还有余力,那就学习文化吧,当然包括学习诗。

孔子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诵读诗三百首,是教他搞政治,搞不了;出使四方,在外交场合要赋诗言志,又不能独立作对应,背再多的诗又有什么用?

孔子教诲儿子,不学诗,无以言,哪里是希望他作诗呢

所谓的“专对”,大概是这个意思,在春秋战国时代,一国的外交使节出使国外,只接受使命,到了国外,面对复杂情况,如何应对,只能随机应变,因为没办法请示国内。

孔子的重视学诗和写诗是为了礼教政治,不是让你学了诗,弄那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就到头了。孔子的文艺观,特别强调艺术的功利性。孔子的学生子夏问他,老师啊!《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怎么解释呢?这明明是描写美女娇娃的漂亮迷人的句子,孔子也引到礼方面去了。(《八佾》)

孔子教诲儿子,不学诗,无以言,哪里是希望他作诗呢

为什么非要说,不学诗,就没办法说话。在春秋时代,一国的外交使节出使他国,在正式的场合、宴会,要赋诗言志,使节要能根据当时的情景,背诵《诗经》里的诗,表达思想感情、趣味志向等。使节表述的权威性来自诵读《诗经》,这样主客才能称意。你结结巴巴背不出来,你就失去了话语权,你就是个大萝卜,没文化,给国家丢面子。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里记载了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观周乐,季札赋诗,大有风头,大有来头。后来有人说,登高赋诗,可以为大夫矣。学诗的重要性大着呢!

孔子教诲儿子,不学诗,无以言,哪里是希望他作诗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