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芯教育

别人只能看到你的1%

2023-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昱Leo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知道」这句话很简单,而「接受」这句话就需要一些经历和体会了。

01

无论是写作、演讲、直播,还是更日常的对话,只要表达,就逃不开这个宿命。

我发现有很多内容创作者,或多或少对「被误解」存在担心和害怕,从而折损了一些表达欲。

曾经我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有同样的感受,花了不少精力去突破这个课题,后来写了一篇《写文章需要有被误解的勇气》。

无论你表达得如何充分,也只能展示自己的1%都不到。

先不说底层的动机、思想、背景知识,光是表面的信息,都会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损耗。你输出的1%,可能对方只接受到其中的1%,一来一回就只剩万分之一了。

关于为什么会有损耗和误解,之前的文章已经聊过了,今天想要换个视角,从理解者的角度聊聊。

02

当我们听到别人说的一句话,或是看到别人写了一篇文时,大脑默认的节能机制,会优先启动“以偏概全”模式,先给对方贴上一个标签,是搞笑/鲁莽/严谨/有逻辑的人。

这个过程极其快,而且通常是在后台进行的,我们不太容易意识到。

而且它非常高效,非常符合大脑节能的需求,所以会被写进基因里。

关键就在于第二步,能不能主动把标签撕下来。

能不能意识到,对方的一句话,就像是拍下的一张照片,只是生命电影中占比非常小的一帧。要知道,电影的1秒,至少也有24帧了。

所以我经常把这个叫做「电影帧思维」。

03

我们对于自己被误解的担心,其实也反映了自己在理解他人的时候,还不能熟练地运用「电影帧思维」。

正因为我们会“以偏概全”,所以知道自己的表达很可能会如此对待。

或者说,我们看待自己的表达时,也没有启动电影帧思维,还是会不自觉地把它当成自己的一部分,甚至是全然代表着自己。

越是能看到别人的表达只是电影中的一帧,会反作用于自身,更容易接受被误解。

当然了,只是“更容易”,不代表能做到全然接受,毕竟刻在基因里的节能模式,不是改变认知就能简单改变的。

而且,咱们也不需要追求100%的接受。

多1%的接受,也是宝贵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