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灵魂孤独

2022-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蓉儿迟

不体会灵魂孤独,不足以谈人生。

我有一个三姐妹组成的群。二十几年时光匆匆,各自踏出了自己的生命节奏,也品尝着注定的人生悲喜。但无论怎样,彼此都在视线之内,更从未在心灵间走失!

真正的朋友不是刻意追求,而是彼此投奔的结果。这样的友谊相处融洽,不会身心疲累。最重要的是因为脾气秉性、三观趋同,更易于保持友谊。

我们有各自的生活,平时忙碌,但到了一定的时间长度必要联系。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因为到了一定的时间节点,例如一个月,内心便会生成一种欲望,头脑中也会涌发出一种声音,它们纷纷提示你该联系好朋友了。更为奇妙的是,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朋友的电话或者信息就会应和着随即出现。节奏其实是一种习惯培养,身体会有记忆力,就像时钟,到点就会敲响一样。

难怪会说:朋友是自己找来的亲人。同理,相处久了,夫妻也就有了亲人般的心灵感应。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人是灵性的动物,亦可见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其中一个朋友两年前搬去了常州。幸好网络和通讯技术发达,隔空相见已如家常便饭。

记得当年她飞机起飞前夕,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发短信给她,大意是:天遥路远,思念相伴。你振翅高飞,去见我未曾见过的风景,唯愿时时传来好消息,鸿雁穿联,仿若身畔依然有你!

常在一起时,未曾听过她谈及“灵魂的孤独”这一词汇,但现在这成了她口里的高频词汇。

身的孤独里必然包含灵魂的孤独。尤其是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脱离了惯常的人事关系和生活琐碎之后,心灵的孤独感便会变得异常浓烈。换句话说,当我们身陷在灵魂的孤独里时,一方面说明我们生活的物质状态是清闲的、无忧的,甚至是富足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生命有了提高的无可遏制的需要。

人事关系是现实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分量。但它又纷纷扰扰,时常搅得人不得安宁,而这份不安宁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最终脱离不安宁的状态是需要能力的,合理处理问题的能力、自我调适的能力等。最终,一切外物都要通过内心发挥作用,所以,提升内心的能量才是最终战胜一切烦恼的唯一法门,而内心的恬淡自守成了关键。

灵魂的充实一定和学习提升有关,和阅读思考有关。阅读能培养人恬淡自守的心态,而恬淡自守的心态会让阅读更有成效。

一个在阅读中心光灿烂的人,怎么可能会孤寂呢?一个把自己活成了一群人模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孤独呢?

因此,谈阅读、谈人生,成了我们三人团目前的越发集中和侧重的话题。

例如,前几日早上正看书,好友微信传来大段文字,陈述正在看的《林徽因传》的感触,表达诗、哲学、建筑等合一的审美愉悦,更表达了对那份文化沙龙无限精彩的向往与渴望。于是群里的三个人一呼即应,热闹地交流起了各自读书成长的收获。这种交流,开篇即是高潮,无需任何铺垫与寒喧客套,结束也是一句:干事去了,转身即走,不拖泥带水,唯“痛快”二字可形容。

此生追求的就是这“痛快”二字吧!

正视灵魂孤独,把玩灵魂孤独,破局灵魂孤独。因为,当我们把目光不断地聚焦内心的成长与充实时,便是生命跨阶式提升的开始。

(写于2022年1月21日,今天女儿放假回来,满怀喜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