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目标为什么在你这里变成了“任务清单”?

2018-10-10  本文已影响145人  静伴花开

目标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人生的指向标,犹如大海中的灯塔。

目标到底有多重要呢?哈佛大学曾有一个很著名的关于目标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条件相似的年轻人。

通过调查发现,这一群年轻人中有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有10%的人有清晰但短期的目标,有60%的人有模糊的目标,有27%的人没有目标。25年后,通过跟踪调查发现,这3%的少数人25年几乎不曾更改自己的人生目标,责任使他们始终朝一个方向不懈努力,这些人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和领导者。那10%的人的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他们大都成为各行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那60%的人几乎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但没什么特别的成绩。余下的27%的人几乎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有抱怨。

在讲到这个内容的时候,我让同学们拿出纸笔,列出自己最近一周学习目标。我等待着一场好戏。

五分钟后,我请一些同学起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目标内容。他们果然没让我失望!

首先起来的那位女同学说,自己一周的学习目标如下:做完英语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做完四套英语四级考试真题、临摹三张名画(他们是广告专业,绘画是基本专业课程)、看一本文学著作、观看一部最新电影。听完后,我沉默不语,请她的同桌——另一个女生起来点评一下她刚才的一周目标内容,这样设置是否合理,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果然是好同桌,这位女生认为小伙伴的目标内容可以打95分,略有不足之处在其他课程的学习没有涉及到。接下来我又请了几位同学来分享他们的临时作业,内容大同小异,我也没急着点评。

通过了解,我得知一向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女生是班上的第一名,平均绩点4.0以上(意味着科目平均分在90分以上),我遂请她来分享一下。

“我的学习目标包括记忆雅思单词300个以上,阅读水平达到雅思通过水平,掌握迅速临摹技巧......,如果还要谈其他的目标,那么每天我会跑步3KM”。学霸女生的话音刚落,四周便传来一阵恍然大悟后的“哦哦”声。不用我多言,道理已自明。

几乎每次讲到“目标”内容时,都会遇到对这一问题存在误解的学生,甚至是大多数,大多数的学生都容易混淆目标和任务的内涵,弄不清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又或者是设立的目标缺乏目标本来应该具备的属性。

如果说目标是在今年年底的英语四级考试中达到425分以上的水平,那么背单词、做习题、看书等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制定的计划中的任务内容。是任务,是实现目标的途径,而不是目标本身。

应该说,昨天晚上没有一个同学的目标内容比较完善,普遍存在定性偏差、缺乏分类意识、所设立的目标不符合SMART原则。

什么是SMART原则?S明确性specific,M衡量性measurable,A可实现性achievable,R相关性relevant。明确性要求具体化目标的内容,比如记忆英语单词300个,包括基础性词汇200个,高频词汇100个。衡量性是明确性的延伸,明确性是衡量性的基础所在。可实现性很重要,这代表我们设立的目标既要高于现实,但是也不能太高于现实,不管怎么跳指尖都无法触碰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相关性目标是指目标的细化内容要具有内在关联,而不是孤立存在。

缺乏分类意识会是因为大部分同学还没有建立系统性思维。以学习目标为例,首先应该着眼于学习内容,从学习内容着手分析学习目标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对于大二广告专业的学生而言,可能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学习目标:专业知识学习目标+专业技能学习目标+必要技能的学习+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目标。目标框架的建构就应该建立在这几方面的学习上。

比设立目标更难的是目标的坚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