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海《人生感悟ABC》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夺门之变于谦的无动于“忠”: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大明朝的安稳延续

2020-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樾檬

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此事发生在明景泰八年,是由明代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主导,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

这件事除了他们的主导外,还有孙太后的默许。


第二天早晨,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群臣才发现坐在龙椅上等着他们上早朝的已不再是朱祁钰,而是太上皇朱祁镇。

群臣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便明白是怎么回事,只好跪倒参拜。就这样,朱祁镇复辟成功,重新登上帝位。

许多人都有一个疑问:时任兵部尚书,掌管整个大明军权的于谦在干什么?他不知道这件事么?为什么没有出兵拦阻呢?

于谦


于谦早在京师保卫战之前,就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提督各营军马,那时他就已经手握整个大明王朝的兵权。

京师保卫战一役后,于谦在军中的威望更是超乎想象的高。

后来,于谦还进行了一项军队改革,组建团营制度,从军中挑选出精锐十五万,分成十营来保卫京城的安危。

这项制度的发起者、制定者和实施者那都是于谦,足见其权势之大。

这样的一个人,你说夺门之变之事他不知道,或者知道了无力拦阻,那打死我都是不会相信的。

于谦不拦阻的缘由

那他到底为什么没有拦阻呢?个人觉得理由有四:

皇统


古时,人们对于正统一说非常注重,皇室就更是如此。

朱祁鈺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那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无奈选择。但相对于皇统来说,让皇位重回朱祁镇一脉才为重要。

所以在朱祁钰病危之际,朱祁镇复辟重回皇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于谦并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废立太子

朱祁钰坐稳皇位后,就废掉了原太子朱祁镇之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当时,于谦等人极力反对,他们认为:朱祁镇虽被尊为太上皇,但是皇统没有改变,太子还是合法太子,皇位最终回归英宗一脉才合乎皇明祖训。

只是,朱祁钰并没有听进去,仍然坚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对于此事,群臣虽没有表现出什么,但心里其实但在犯嘀咕。

太子死后,朱祁钰无后


朱见济被立为太子后,仅仅做了一年太子就死了。

朱见济死后,朱祁钰又膝下无子,按理说应该重新立朱见深为太子。可是,这朱祁钰他不甘心,就想着自己努努力,再生下一个儿子来当太子。

所以,太子之位就这样一直空悬着,直到最后他病危之时也没有生下儿子。

皇帝病危又没有太子,这不仅引发了群臣对大明王朝国本的担忧,也让石亨、徐有贞等人有了可乘之机。

所以,于谦对于朱祁镇的复位也就没有反对。

于谦的忠


有一种人被称为“狐臣”,他们的忠诚不是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一个王朝,而于谦便是这样的人。

不管谁当皇帝,只要天下安定、国富民强,那就是好皇帝,就当得起于谦的忠。

于谦曾对朱棣说过:

“我中的进士,是大明朝的进士。我做的官,是大明朝的官。”

在于谦的心中,他忠的是大明王朝,不管谁做皇帝,只要这还是大明王朝,只要他能带来天下太平、国富民强,这就足够了。

所以,对于朱祁镇的复辟,他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他知道夺门之变,也有能力、有机会去阻止夺门之变,但阻止的结果会是什么?

血流成河,因为厮杀;朝局震荡,因为政变,更因为朱祁钰没有子嗣!

所以,他选择了“无动于衷”,其实他并不是真的无动于衷,他只是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大明王朝的安稳延续。

哪怕牺牲自己,这就是于谦的忠!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所写的这首《石灰吟》,不正是他真实的写照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