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引导,让孩子拥有独立思维
先回答两个问题:
我们和别人沟通时,是先拉进情感还是直接讲道理说事?
当孩子不听话时,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先同理孩子情绪还是直接干预批评?
假如是第一种,恭喜你,你已经进去了情感引导的范畴。
假如是第二种,那接下来的知识会对你帮助很大。
我们来看几种类型父母不同理孩子情感,对孩子的影响?
1.控制型父母
孩子会变得叛逆或顺从,孩子丧失自信,变得自卑懦弱。
2.放任型父母
孩子缺乏团队归属感,长大后会渴望加入某些“团队”,很可能导致犯罪。
3.贿赂式父母
孩子做任何事都会没有动力,做事没有乐趣,需要外部来激励。
4.否定式父母
孩子极容易自卑,抑郁,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自己没有价值;家长忽视否定他的感受,孩子也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和别人沟通会有问题,甚至伤害别人也不知道。
5.体罚式父母
轻微体罚可以,让孩子知道边界规律意识,但过度体罚会直接摧毁孩子的情感,亲密感出现裂缝。
惩罚孩子,很多家长习惯用消极后果惩罚,这是大错。
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就不能看动画片,孩子打碎了杯子就不能吃饭,消极后果会导致孩子学会欺骗,不再懂事。
惩罚孩子正确的方法就是用直接后果惩罚:
晚上6:30要求孩子吃饭,孩子却在看电视,面临的后果就是没有饭吃了。
孩子写作业,磨蹭拖延到晚上10:00还没有做完,惩罚就是不准再写了,不能耽误家人睡觉。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不懂方法,更不去了解孩子心理,情感如大象,理智如骑象人,情感缺失的大象,骑象人是控制不了的,最终导致感情破裂。
下面我们学习情感引导的方法:
这是教育孩子最关键的这是最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在爱的互动中,学会同理别人,也有了成人思维。
很多孩子小时候,父母会灌输太多名词,我们应该从名词过度到情感的形容词,比如分享;沮丧;勇敢等。
让孩子理解形容词可不是空泛的概念,而要有具体的细节和感受。
1.埋下种子,提前确认
我们会看到很多孩子,因为父母满足不了他的条件,在超市不给买东西,就在地上打滚哭闹,家长不是无奈就是打骂。
埋下种子就是让孩子提前知道要发生的事,比如去超市之前,告诉孩子我们要买什么,家里有的就不买了,你可以选家里没有的且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再三确认。
到饭店吃饭之前,出门时就告诉孩子,一会儿吃饭不要乱跑,不要踩凳子等。
2.观察和判断孩子
这一步这就是我们开始说的同理情感,孩子摔倒了,不要对孩子说不怕,要勇敢站起来类似的看似很有道理的话,不要要求或指责。
而是要去直视,聆听孩子,去读出孩子的情绪。
告诉孩子我们了解他的感受,刚才摔倒一定很疼吧?别人误解你,你现在一定很难受吧?
和孩子谈话时,我们要做双核人,要根据谈话内容和谈话氛围(环境)去表达,先安稳情绪,再决定怎么做!
3.引导孩子怎样解决问题
这就是教会孩子一些情感形容词,建立独立成人思维的关键。
孩子想要让你帮忙做事,你告诉孩子必须先做完手中的事才可以去帮他,此时孩子一直等待,等你忙完。
忙完后,你要第一时间告诉孩子,给予肯定和鼓励,跟孩子确认刚才这个行为就是耐心,看到你这么有耐心,我很高兴。
这个时候情感引导的步骤就完成了,孩子不但感觉到父母的关爱,也有了十足的安全感,更有了独立的思维。
这种情感引导方法对各个年龄段孩子都很有效果,为教育孩子困扰的父母们,你们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