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想法简友广场

诗词何以动人情肠?

2023-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也是红楼梦中人

回望历史,直面经典,遥隔着久远的岁月,在纷繁万变,节奏极快的当下,古典诗词用什么打动后世的读者,当我们在作品中与作者相逢,何以与其共情?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曾经说过:“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

太阳底下,何尝有新鲜事?日升日落,周而复始,我们人类面临的终极问题无非是生之困惑和死之哀伤,其他诸如欣喜、淡然、得意、怅惘,在面对自然风月的时候不得不喷发出来,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诗词)表达出万不得已之情,此情既关风月,又不关联,它是超验的——源于某种个体的、特殊的人生体验而又超脱于个体之上,而因此带有人生的普实性。以有涯之生,面对无穷的宇宙,寻寻觅觅,欲说还休、欲罢不能,这就是万不得已。

此情,有人在笔下,有人在心中,所以,借由作品,心灵得以相逢,情感得以互通。

这么多年来,学生在教务系统给我的诸多评语中最让我感慨唏嘘的是“用生命备课”。我以为诗词学习不仅仅是习得,而更是体认。如今检索工具如此之多,习得之学也因此非常便捷,然而体认却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相较于名家前辈,我的观点固然浅薄鄙陋,然而,它们却是我对于宇宙自然人生的思考和体认,且敝帚自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