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委曲求全,却没有勇气走出围城
01
“他一个月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地出差”
“回家也不带孩子玩,就只会自己玩手机”
“我下班回家就像个陀螺一样,一直忙到孩子上床睡着才有自己的时间”
“我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身心俱疲”
“婆婆还数落说不能要求他又赚钱养家又体贴顾家”
“我不敢离婚,怕争取不到孩子的抚养权”
5月初的时候,和朋友J一起在外面涮火锅,本以为是次很平常的聚会,却没想到剧情来了个大反转,后来J越说越伤心,直接嚎啕大哭。
小J和她老公是校园情侣,两人都是外地人,小J毕业于北京一所名校法律系,考虑到以后买房买车和孩子上学等一系列问题,就业选择了一家可以解决北京户口的国企,收入不高,工作内容也不是自己喜欢的。老公是高级工程师,工作很忙,也是家里的经济支柱。生活状态就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们都要好好的》的情形。
婚前花前月下很少涉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无大的争吵和纠纷。婚后逐渐矛盾凸显,在孩子出生后较为严重。
02
无独有偶
想起之前有一朋友抱怨
有一次她孩子肺炎了,而她的丈夫却还在参加公司聚会。
她打电话给老公说:“快回来吧,孩子都病成这样了,你还有心情吃喝玩乐?”
他说:“我在工作,你送他们去医院吧,我回去又有什么用?”
听着老公的话,她顿时火冒三丈,和老公在电话里面吵了起来。
当她吵完挂完电话,婆婆竟然对她说:“我儿子又不是医生,他回来也没用啊。你别为难他,我儿子在外面挣钱不容易,从小没受过什么苦,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你看他愁的头发都白了。”
女性对家庭的付出都被当作理所当然,夫妻感情好的时候没什么事都没有,一旦矛盾积聚爆发,女性就处于弱势被动地位。这种“丧偶式”婚姻是中国女人心中永远的痛。
很多女性为家庭作出隐忍和牺牲,导致经济不独立,从而造成最终的妥协和依附。一旦长期缺乏自身的成长、缺乏精神独立的意识,最后就很有可能成为怨妇和弃妇。那些鼓动女性隐忍、牺牲自我来成就男人和家庭的腔调,完全没有顾及到女性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那些“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之类缺失自我的心理应该少一些,女性要为自己多考虑一点。
自从做职业经纪人以来,80%以上前来咨询家庭保障的女性客户,首先考虑的都是孩子和丈夫的保障,最后才考虑到自己,甚至有部分全职妈妈完全不考虑自己的保障,一方面反映出女性在家庭中的依附性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安全感的缺失。
03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前年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马伊俐扮演一位全职主妇罗太太,在她37岁那年,老公突然跟她提出离婚。他们的婚姻就像一个美丽的水晶球,外人看着羡慕不已。罗太太把家庭当成自己的全部,在水晶球中一直围绕老公转,遗忘了自转的能力,现在,终于到了水晶球破裂的那天,罗太太的幸福生活轰然倒塌。“明明是你说要养我的啊,为什么现在要拿这些来反击我?”
谁能成为我们今生今世的避风港呢?没有,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当我们沉浸在老公所给的“我养你一辈子”的承诺中时,现实往往给你重力一击,让你倒得猝不及防。所以,当一个男人对你有承诺时,千万别当真,只有自己给自己的承诺,才是最保险的。
《我的前半生》给许多家庭主妇和依附丈夫生存的女性引发了深深的担忧,不是不相信自己的婚姻,但将来的事,谁能说得定呢?如果,罗太太具有一点风险意识,提早规划好保险,那她在离婚后不至于那么地怯懦与无助。
安全和勇气,保险都能给你
如果罗太太在30岁的时候购买一份5年缴费的增额终身寿,每年交60万,一共300万,那么在她37岁账户价值达到将近350万,离婚的时候可以一次性退保,或是部分支取,或是通过保单贷款手段提取资金用来过渡,不至于弄得那么被动,如果不退保,账户价值会一直增加,到80岁的时候能达到1500多万;
如果罗太太在30岁的时候购买一份5年缴费的年金,每年60万,一共300万,那么在她37岁的时候账户价值达到将近300万(后期还会持续增加),离婚的时候同样可以选择一次性退保拿出账户价值,或是部分支取,或是保单贷款提取资金用来过渡;倘若不退保或减保,以后从60岁开始还能每年领取38万的固定年金自由支配,一直到身故;倘若80岁身故,还能将740多万的身故金定向传给指定受益人;假如选择具有分红功能的商业养老险,其复利增值功能有可能会有更高的增值。
“你还需要在家庭中委曲求全吗”
“你还害怕离婚,担心离婚后争取不到孩子抚养权吗”
“不怕,我已经为自己买了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