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生萧艾巾,未尝损芳馨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其实不然,美丽的沙滩、雄伟的 高楼、宽阔的广场,沙子渗透在地球的每个角落,支撑着这个世界的存在。你还能说沙子不能得到承认与尊重吗?可是,现在有些人偏偏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工作、生活不如意就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起点不高就灰心丧气,自暴自弃;看到别的行业好就盲目攀比,见异思迁。须知毕竟沙多蚌少,沙子寻找到蚌,进入壳内的机会也少,长成珍珠后遇到采珠人帮助的机会更少。如果大家都竞相成为珍珠,不仅千军万马拥挤不堪而不能如愿,反而会在盲目的追求中失去自我,最终一事无成。
兰生萧艾巾,未尝损芳馨莫泊桑说:“追求精致甚至极致,但同时不被欲望所困所扰,是人生的大智慧。”如果工作不如意,只应该反思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到位,如果起点比较低则应该奋斗前行,如果单位处境不佳,只应该改变自我以适应环境。身为沙子则应随遇而安,尽其所能,踏踏实实做好沙子的工作,付出必有收获。即便没有丰硕的成果,历练过程也是美好的风景。不能因为不受瞩目而抱怨连天,让消极的情绪缠绕自己前进的步伐。万一像个别沙子那样一不小心落入蚌壳,也当服从造化,勇敢地接受世界给予的打磨与包裹,让自己成为一颗珍珠。即便长处黑暗,孤独寂寞,也不怨天尤人。如若不能改变命运,那就勇于改变自我。人生处于逆境中,反而更能激发人的潜能,磨砺刚强的品性,进而闯出一片新天地。人生得意之时,更须谨言慎行,居安思危。要时常停下脚步,看看自己的灵魂究竟落在了何处,回味一下昔日的甘苦,警醒一下或许已有些浮躁骄纵的内心,才能好好地把握自己,步入更辉煌的境界。
兰生萧艾巾,未尝损芳馨巴金说:“布衣暖,暖的是一种心境;菜根香,香的是一种襟怀。”心境平和的人是幸福的,襟怀豁达的人是快乐的。幸福与快乐,其实特别简单。布衣在身,照样可以举止优雅,从容洒脱;菜根入口,照样可以知足陶醉,回味绵长。保持一种悠闲的心境,时时与阳光雨露为友,处处被鸟语花香陶醉,让生活回归淳朴本真的原色,何尝不是一种大度与睿智呢?淡泊名与利,心中天地宽。锦衣虽美,未必熨帖;美食虽精,未必可口。欲望一旦膨胀起来,必然会侵蚀人的意志,迷失人的本性,使人在奢华中颓废,在靡乱中衰败。当然,崇尚简朴并非意味着甘于平庸、不求进取。否则,便成了消极遁世,便成了自我掩饰的虚假托词,那样就苍白生涩、毫无美感趣味可言了。粗茶淡饭饱即可,布衣遮寒暖则安。懂得放弃与克制,方能摆脱世俗的锱铢必较,享受澹然如水的心安。从宁静中体验思想之宽旷,从纯真中寻觅生命之洁净,从平凡中发现生活之情趣,真正的大智正在于此。“兰生萧艾巾,未尝损芳馨”,这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涵养,一种泰然自若的秉性,更是一种德行高尚的襟怀。
兰生萧艾巾,未尝损芳馨古人云:“养心莫善于寡欲。”莫里哀说:“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那一瞬间被决定。”很多人都喜欢精致的物品或体验,这是热爱生活的表现。精美的事物本无过错,有时却悄然之间放大了人的渴求、影响了人的选择、左右了人的生活。凡事当适可而止,如果不能将欲念的火苗限制在炉中,它也可能延溢出来,将你灼伤。《永远在路上》《巡视利剑》等电视专题片披露的种种细节警示,一些违法违纪人员之所以走上贪腐之路,往往是从接受了自己并不缺少、也非必需的物品开始的。戴上了名表,惦记起名包;开上了好车,又渴望豪宅……欲望不被约束,自然会不断膨胀。一个人如果不对此保持清醒、提高警惕,一旦面临诱惑,很难不困于物欲的泥潭。逃离奢华的迷雾、防范贪婪的陷阱,需要一把锋利的刀,只有随时准备好剪除欲望的枝枝蔓蔓,才能防止贪欲左右自己、占据生活的空间。
兰生萧艾巾,未尝损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