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丨世界与我们每个人有关

2023-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山奇的成长日记

今天读的是李一诺的《力量从哪里来》——世界与我们每个人有关。

看到这一章,也是蛮有感触的。李一诺现在最鲜明的标签,应该是“公益”了。

我并没有什么胸怀大志,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拯救世界,我甚至连一点点“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念头也都没有过。

可是我接受这样的自己。我只有绵薄之力。

当年汶川地震,班上组织捐款。平日里花1元钱坐公交车都舍不得的我,那个时候也拿出了自己眼中的“巨款”捐了出去。而当班长记录捐款数额时,我瞄了一眼,发现自己竟然跟上了全班的平均水平。

原来我在面对比自己更弱小,更需要帮助的人时,我竟然也会如此大方。

不过,那所谓的“巨款”,其实也不过是二三十来块钱罢了。

当然我自己知道,我这点小钱,可能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我甚至觉得,这种积少成多的力量,不过是一种自我感动。再大的力量,分摊到每个人身上,估计也只是杯水车薪。

有点悲观。

文章还提到了公平。

>>对弱势群体设定同样标准是一种变相的不平等。从这个角度讲,大众和媒体对这种极少数达到正常人水平的个例的大声欢呼和追捧,是在隐形地加剧这种不平等。

文章提到了魏祥考上了清华,但是因为身体严重残疾,需要妈妈照顾,给学校写信,最后学校予以帮助,让妈妈能来陪读,照顾魏祥。

这个事件,固然有学校帮助困难学子顺利上学的正能量的一面,当然也有另外很可能被人忽略的一面,那就是前面引文提到的,这其实是一个变相的不公平。

法律是追求公平正义的,所以为了照顾特殊群体,而给予特殊对待,就是为了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比如公交车的老年卡,比如老弱孕残座位。以及和我们普通人最直接相关的,就是纳税。不同的收入有不同的纳税等级,如果让你和马云、王健林纳一样多的税——大家都平等地缴同样的税额——你会觉得公平吗?

同理,对于一个身体有严重残疾,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有重大困难的学生,但是却遵循同样的入学标准,这样对他来说公平吗?

我并不知道魏祥考上清华有没有加分,文章只透露了魏祥是考了很高的分考上的清华。

>>但退一步看,一个身体严重残疾、家庭困难的学生考高分上清华大学是极小概率的事件。如果没考上呢?如果考上的是技校呢?或者干脆没法上学呢?孩子的疾病、破碎的家庭、这个妈妈的痛苦和崩溃,又有谁知道、谁关心呢?

读到这里,还是不得不感叹,管理好国家的方方面面,真的太难了。

而另一方面,要让自己受到更“公平”的待遇,还得靠自己站得更高,才能被大众看见,才能成为大众施以援手的目标。

所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生活还得靠自己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