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通过教师招聘笔试,我是怎么做的
写在前面:
从我本人经历角度出发,我是去年毕业开始准备教师招聘考试的。捋一下时间线:2018年8月初结束兼职工作,这时候当地的教师招聘考试已经出了公告,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和公共基础两科,各100分,最终考试时间8月23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备考时间大致为8月5日到8月22日,17天的时间里,排掉现场认证一天和一些无效复习时间,大致两周。效果——擦边球过线,进面。
提前预告结局,面试零准备(当时又忙着新工作了,没分清轻重,惨),当然也没能逆袭。
当然在后面的一年里,在工作之余也有花一些时间在复习上,顺便参加了一次考研,终于教招考试和考研都成功上岸了(调剂了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所以可以工作和学业兼顾哦~)。
最近终于结束了工作,也终于记起曾经立下的flag——记录这一年大大小小的考试们。那么今天就先来记录下我的第一次教招笔试。
因为身边很多小伙伴也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所以或许这篇记录可以作为大家准备考试的参考。
进入正题吧~
一、教招考试基本情况
河北一般是各县市独立命题,独立公告。但我也有了解到比如成都、重庆有些省市可能是统考政策。所以请你在准备考试前先了解好目标地区的教招政策,对症下药。
那在你准备参加教招考试前,请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你是应届生吗?
大多数教招老师的应届生范围只限当年毕业,例如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公告里,所谓的应届生不限户籍,大多数指的是2019年的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受地区和户籍的限制。在你可接受的地区范围内多报考几个考试,上岸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比如,你是2019年应届毕业生,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可以考虑的范围包括 学校所在城市市直及各区、家乡所在城市或县城及周边县城 以及其他你可接受的地区。
Ps:其实考试多报几次还是利大于弊的,同一年内,各个地区的考试考情虽然不同,但是很多知识点是有交叉成分的,就当体验考场氛围也是可以的。
2.明确你的报考资格。
主要是教师资格证、学历、学位、专业四项内容(重要程度递减)。可参考往年公告(请直接百度)。
3.明确考试科目。
目前教招考试的科目一般有三大类,①教育综合②公共基础③学科专业知识。
其中,教育综合基本上是各地教招考试的必考科目。近两年的很多地区教招考试偏向于考教育综合和公共基础两科,但是河北今年也有一些地区加入了学科专业知识。所以请及时留意目标地区的公告。特岗考试貌似只考教育综合。
二、备考tips小总结:
1.教招考试内容:
教育综合基本上是必考课,分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四大块。
根据公告确定自己复习的侧重点,通常情况下,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是最重要的两部分。
2.报班还是自学?
个人建议自学能力较强的、自控力较强的选择自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目前教招笔试班的情况参差不齐,如果报班,单在选择辅导机构的环节上就会花掉很多时间,并且最终选择的辅导班授课方式是否适合自己也不一定。
3.关于笔试报班,线下or线上?
个人在备考前也听过一些公开课,其实公开课老师讲解一般还是比较到位的,小白去听公开课全程就是“啊这个不会 啊那个不懂 啊这个老师讲得有点厉害”,但其实,真的是这样吗?
至少不尽然吧。我印象很深的一个试听课,让我决定不报线下班的那个瞬间不是老师讲得不好,而是他的PPT上出现了某笔的logo。
从个人角度而言吧,网课和线下课,我从来都偏向于网课。
其一是,网课时间自由。地点自由,而且现在大多数网课机构是提供直播加回放,回放时可以倍速播放,更适合接受快,时间紧的学生。
其二是,发展比较完善的网课多数有自己的课程安排和教研组,网课的系统性是很强的,而且会有对应的学习规划课程。
网课的最大忧虑点,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于自制力与自学能力。
适合选择网课的有以下几类同学:一是有较强自制力,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课程的同学;二是有工作或者其他事项,复习时间不自由的同学;三是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网课只作为复习辅助的同学。
线下班的优势,其实在于①上课状态和时间安排②心理安慰③知识系统。
其中上课状态还可能与班风有关,所以报班的不可控因素其实也是很多的。至于系统地学习知识,自己跟网课学习也是系统的,就看时间安排了,所以这里要注意你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
有一点要说明,就是 有教育综合知识基础的同学,其实关于系统学习方面,自学时也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一点因人而异。
4.考编还是工作?
这个问题基本上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也是大家最纠结的问题。包括我所提到的我的第一次考试是进面却没过面,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我对当时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叫做留退路——在有机会逆袭的情况下,却在内心隐隐认为即便不过也没关系,我还有我的工作啊。
这时候就涉及到个人选择了。我一直坚信的一件事情是:其实工作总是有的,难的地方不在于找一份工作,而是在于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满意的工作,到底满意的标准是什么那就因人而异了。
这里只说一点,如果你五年内的目标就是通过教招考试,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那请你从现在开始,全身心地准备(尤其是如果你是应届生)。
三、个人时间安排与复习方法:
(以下内容仅为个人经验,请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自己的复习方法)
1.这一年里我参加的教招考试有个共同点,都考教育综合和公共基础。放在考研里,教育综合也是我选择的专业的专业课之一,而公共基础也和考研政治有重合的地方。
2.关于备考资料:如果报班的话会有相对应的成套的复习备考资料。
3.我是自学为主,教育综合上准备了中公的一些教材和题库,后期复习还参考了朋友的国考和省考题库(偶尔翻几页看几眼并没有时间做,其实这个做一两套题找找感觉就可以了,主要是现在很多考试中的公共基础会考偏向于考行测的内容,所有可以简单做一做),此外准备了中公和华图的《公共基础6000题》(虽然至今也只做了几页就束之高阁)。
下图基本是我一年来复习教招的资料汇总。从国考用书以下(包括国考书)是准备教招的资料。当然很多都是翻过几页,做一两套找找感觉,然后就放在边上没有时间做了。
图片里是考研考编很多资料的一部分吧用的最多的是最下面绿色的四本书,分别是《中公教招教育综合》《中公教招教综4000题》(章节练习册,时间充裕的小伙伴可以完整刷两遍)《教招真题汇总+模拟题》。这是教育综合的复习用书。
至于公共基础,两套书都是刷过一点点题目。后期有参考公共基础相关视频课程。还是平时多积累吧。
教育综合用书推荐图中的绿色三本4.教育综合是两科中相对可控的一科。也是我第一次考试唯一复习了的一科。在目前的多数考试中,如果单科满分100的话,80+的分数就算高分了,如果能够保持70+也算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分数,但要努力使自己另一科保持在较好的水平。
5.公共基础由于范围太大,很难精准复习。以我的第一次考试为例,公共基础是零准备上考场的,但是这个很考验平时的积累与运气,如果能保证公共基础在考试时正常发挥,不要拉分(比如进面的同学公共基础都是60分左右,那你的公共基础40分左右,一下子就拉开差距了。但如果你能保证公共基础接近进面平均水平,然后在另一科教育综合上多下功夫,拿到高分,就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6.关于学习上的自制力,可以采用记录学习的方式。①准备mini计时器;②开启手机延时摄影功能,拍摄学习vlog,强迫自己远离手机;③推荐计时APP——Timing;④推荐专注力APP——forest。
7计时APP——Timing与专注力APP——forest。(手动加粗)
回想起来timing APP在我复习备考期间真的帮了我很大的忙,这里是一个记录学习的小园地,计时功能可以记录每项学习任务的学习时间,也方便自己复盘自己的备考进度。给大家看一下我当时的学习记录做参考。
结束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回顾之前的学习记录会有收获满满的感觉。没有自制力会忍不住玩手机的同学可以尝试番茄模式或者学习农场(请自己研究这些功能)。
timing里的每日学习记录 timing里的学习存档。图片是旧版本的,最新版timing可能有界面优化。Forest是一款专注力软件,每专注25min就能种成一棵小树,会生成漂亮的界面。
今年年初用过一段时间 可自行尝试8.最后,这些方法因人而异,请结合自己情况选择。
四、第一次复习记录
时间:2018.8.5-2018.8.22(约15天有效复习时间)
1.这个时候的我刚毕业,对教招考试的情况了解很浅,整个暑假里我只报考了当地的教招一场考试。就是开头提到的半个月过笔试的这场。而与此同时,身边陆陆续续有同学考取了周边县区的教师,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应届生有优势可多报考几个。
2.八月初开始全职备考,当地的教招公告刚好发出。其实这个时候刚刚开始准备,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算早了。现在教招考试的普遍情况是,很多人报常年班,准备时间长达一年,甚至有备考数年的人和你竞争。
3.我比较幸运的是,在家里备考,每天除了一些必要时间,都宅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只要不被手机和电子产品吸引,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复习。
4.作息基本上是早晨十一点到晚上两点。莫名就复习期间很爱熬夜学习,晚上学习效率高一些,这一点真的因人而异。但是日均10h+的时间安排是比较有共性的,而且要尽可能保证学习时间的有效性。
5.十五天的时间里,我倍速刷完了某笔的全部视频课,做了两本厚厚的笔记,机械性记忆,简单地理解,并没有余下时间背诵,但是对于所有的知识点都有初步的印象。
笔记内页 笔记是黄色和白色两个活页夹 电子版链接评论自取6.我是分版块、集中性学习。比如教育学4天、教育心理学4天、心理学3天、其他3天。每系统地刷完一个版块的知识点,抽时间做一做相应的练习题。(中公的《4000题》还不错,适合检测自己每个版块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可以留下机动时间做2-3套模拟卷,检测一下学习情况,但以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为主要目的,不要在乎分数。
7.那个时候比如教育学有十一节课,我就给自己做计划,三点到十点刷完三节视频课(每节平均2h),并且做完笔记。完成不了就熬夜继续做。甚至那时候的我越是熬夜越是学得投入。所以计划的可行性很重要,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督促自己完成。(我习惯计划超负荷一点,留下机动性时间,这个因人而异)。同时完成计划可以给自己安排个小奖励(比如我当时的奖励是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可以看一集《延禧攻略》,可惜直到现在,我依然只看了十几集,全是备考期间看的)。
第一次备课的学习记录想来当时是暑假初就确定了考编的目标,兼职结束竟然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准备了。那段时间虽然紧张但也充实。
匆匆忙忙的一场复习结束后,我参加了当地的教招考试。擦边进面。
因为公共基础是当地在这一年出公告才加的科目,所以考生大多都没有复习,复习了的同学也不见得复习到考点,公共基础的考点太繁琐了,是很难速成的。
刚好自己公共基础零复习也没有特别拉分,所以在教育综合水平很一般的情况下还是进面了。说起来也有运气的成分。
但是考试本身,就是实力的基础+运气的加持。所以呀,一定要多多努力,多多尝试。
(今天就更新到这里了。后面的一些小总结,争取这一周内更新完,不能拖延症!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