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成长小结

2016-04-17  本文已影响27人  钟门野鹿

2年前,大学毕业,以一种复杂却又简单到极致的心情。我说服了自己,也成功地让周围所有的人被说服。然后在毕业之后的一个月以后火速搬到偏安一隅的西南大学的某一栋老旧的教师宿舍内,开始了我为期半年的,至今我会命名为“寻心之旅”的北碚西大之旅。

时至今日,我依然不好把握自己当时一定要住到西南大学里面的原因。也许是有毕业以后对社会的逃避,也许有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态——离熟悉的事物越远越好,也许也是有像自己对自己说过的话——我是为了要靠近我的目标院校......

现在想来,那段时光,似乎总是夜晚活动居多,我总在每周的某一晚七八点才慢悠悠出门去超市采购一周的食材。留在记忆中的,还有那潮湿的墙面,冬季完全没有阳光的卧室,夜晚邻居啪啪的吵闹,以及自己在这里反反复复、徘徊在完全的放纵到严格自律的行为,还有支离破碎到具象化的观念建设。

其实,我是感谢那段时光的。尽管,我真的再也不想经历了。

成长是一件过程很酸爽,过后却能享受到动态平衡状态甜头的事情。高中是我人生的叛逆期,那时候的自己,脸上洋溢笑容,思想却很痛苦。整夜整夜睡不着,对周围的所有人都怀着猜疑和莫名其妙的愤恨。不爱学习,不热衷团体活动。只想安静,属于自己的安静。可是在这样一份属于自己的安静之下,却又迫切的希望有一份美妙的喧哗。那个时期,长达两年的头痛欲裂,和妈妈动不动就大声争吵。经常会有人问,时光能够倒回,你想回到哪个时期?我的回答总是很统一,我不想回到过去,哪一个时期都不要。因为,很明显的,无论如何倒转时光,该经历的该获得的体验还是避无所避。高中给我的成长,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来自肉体和心灵的模糊构建。我形容不出它给我到底带来了哪些改变,但是经历过后,我总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之下,感觉到自己的一份说不出来的淡定之感。

至今,第二个完整的属于我自己的成长时期就是大学毕业以后的这半年独居。我不止一次书写到这段时期带给我身心的改变。就像许许多度的人都有提到过的,如果可以,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一段完整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和自己独处的时光。这也是我推崇的。

这一段时光,我只做了两件事,结束了一段早就索然无味又千疮百孔的感情,以及发现并重建了完整的“自我”。前者已经过去式,不提也罢。后者确是至今仍然潜移默化影响着我的美妙体验。

我是打着“考研”的旗号跑到这个小角落里去的。至今感谢这个旗号,因为它的确明确了我的梦,另一方面,因为是复习心理学,让我有了更多可能性去挖掘自己的问题然后获得成长。至今还记得,在看普心时,对于提到的某些心理现象以及观点,我给自己对应的感受;社心让我反思自己在人群中的表现;发展心理学以及儿童心理学,让我开始从根本上去寻找心理现象的导火索。以上这一系列过程,让我在一段时期内,宁肯大脑放空,整日整日看小说,日夜颠倒去逃避。然后,在彻底的放空以后,再次回到这个酸爽的过程之中。我开始寻找我人生的意义。我想要的?我不想要的?我要做的?我该怎么去做?等等问题整日整日在我脑海中回转。至今还记得,也是在这一时期,我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体才是这一切可以实现的本钱,开始了一场和自己对抗的比赛,处女座的强迫症在这一个时期展露无遗。我要求自己每天固定时间早睡早起,每天要好好吃一日三餐,即使不出门也要把自己收拾得十分妥帖,每个一两天就要彻底打扫房间;每天要想着方儿做个锻炼......当然也会有偷懒的时候,不过基本上在极其矛盾的斗争心理下,都会一次又一次重新开始。至今,这些习惯还在影响自己。

这段独居的时光,我是很自豪的。它让我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开源的世界,却也给自己塑造了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情观。直白说,它让我知道自己的价值并有办法去实现它。

不过,这段时光的成长,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较形式化的。每一样都被我整理成了文字版本,写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那时候,想的是,睡觉要把小本本放到枕头下,出门也要带着小本本。仿佛带着这样的小本本,上面写的包括自己的原则、梦想、喜恶,都可以完美的体现着。那段时光,因为把以上的一切文字化了,让自己短时间内特别满足开心,以及底气十足。

基于成长的时段性,形式化的成长在这一时期达到巅峰。随后的时光,离开北碚,离开那一角,成长依然在继续。只不过,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形式化成长,恰恰相反,接来下来的成长,是“形式”经历现实的洗礼,逐渐丢掉形式而进入一种有即是无的状态,俗称“走心“阶段。

“走心”的成长,至今仍然在经历中。咱们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