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茶余偶谈

他人是一条路,一条通往自我理解的路2021-09-28

2021-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人生的磨刀石

他人是一条路,一条通往自我理解的路

读伽德默尔的书,在扉页后的彩插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他人是一条路,一条通往自我理解的路。

我认为,这句话是对伽德默尔阐释学的最好解读。

从阐释学的角度来看,他人存在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他人/他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

顾彬曾经发文提出: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

实际上不是的。

我们只有借助与他人,借助于外在,通过比较,才能更好地认识我们自身。

这个他者、他人包括的范围可以是无限的宽广。

通过读经典文学名著,我们能够沉浸到文学的世界中,与文学人物同呼吸,共患难。在感同身受的过程中,我们好像经历过一次一样,从而对自己的理解也更为深入。

通过异域文化的观察、体验,我们能更好地发现自己文化的长处、短处,从而能够更好地确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传统上讲,汉语是没有语法的。

近代以来,在传教士汉学家、近代海关洋员、外国知识分子的推进之下,也逐渐形成了汉语的语法体系,尽管这个体系有着非常浓厚的印欧语法体系的印记,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汉语的理解更为科学,更为深入。

对个人的发展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没有经历过,但是阅读经历、亲身实践的反思,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进步机会和发展机会,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对自身的理解。

自我理解,是进步的推动器。

理解是渐进的。

前进也是渐进的。

在自我理解的道路上,没有休止符。

写于2021-09-2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