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选择基金小小总结

2021-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黎明的叶子

选基避“雷”攻略——三大误区

误区1:过分迷信冠军基金

流传于公募基金业的“冠军魔咒”:对于基金来讲,很少有长时间一直排名靠前的,经常是风水轮流转,前一个年度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次年往往表现平平。
市场风格的转换,会导致曾经冠军基金不一定契合新的市场行情,所以,回归常识:过去业绩不代表未来,如果你只是看着上年业绩排名来买基金,就像看着后视镜开车一样危险。

误区2:短期业绩决定买卖

股市瞬息万变,基金的业绩波动是很正常的,所以选择基金的时候,应该把观察期放得相对长一些,正所谓路遥知马力。
只依靠短期业绩就决定是否买卖,非常容易追涨杀跌,还会因为频繁的交易,付出了不少的申购、赎回费用,增加了交易成本,从而导致最后的投资收益不理想。

误区3:盲目追随热点

有一类投资者,喜欢追着热点投资,比如什么概念火就投什么,比如互联网+概念、大数据概念、新能源概念等等。这些热点,大多结合当下经济和政策,很容易被大家理解,容易形成风潮。
有人把他比喻为“大妈思维”,说白了就是跟风。但在热点的背后,我们还需要仔细甄别。

如何挑到业绩好的基金?

关注历史长期业绩

比如一只基金在2012年成立,那我们就可以看这只基金从2013年到2017年这5年中,每一年的年度收益是否能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靠前,如果是的,那么它大概率就是一只优秀的长跑健将了。

评估基金风险

风险指标1:最大回撤:
过去某一段时间内基金最大的跌幅,通常用来描述投资者在买入基金后可能出现的最坏状况。
举例分析:假设一只基金成立时的初始净值为1块钱,净值上涨并突破了2块钱,后来行情逆转,基金净值惨遭滑铁卢,一路下跌到了1块2。在最高点以2块钱买入的投资人就很不幸了,净值从2块钱跌到1块2,意味着他们将承受40%的亏损。这40%,就是这只基金在过去这段时间内的最大回撤。也就是说,在过去这段时间内,亏损40%是最令人失望的糟糕情况。
所以在选择基金时,自己也要清楚自身能够扛得住多大的失望,再去参考最大回撤率。
如果比较两只基金时,假设它们在上涨时涨幅都差不多,但其中一只基金的最大回撤较小,就说明这只基金的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强,更能保住收益。相对的这只基金就不错些。

风险指标2:夏普比率:收益和风险的比值
投资中有一个常识,那就是投资标的的预期收益越高,波动的风险就越大;反之,预期收益越低,波动的风险也就越小。
我们投资的目标,就要在自己风险承受范围之内,追求最大的收益。
收益和风险的比值越高,就说明在收益相同的情况,基金的风险越小;或者说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基金的收益就越高。可以通过专业的网站查看这些值。

总结
要想通过业绩表现选出优质的基金,我们需要参考基金的长期历史业绩、结合年度收益选择同类排名靠前的基金。
除了收益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基金的风险水平,风险可以通过最大回撤和夏普比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一般来说,最大回撤越小、夏普比率越大,基金越稳健。

如何挑到靠谱的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的重要性:
我们通过基金的业绩排名、年度收益以及风险指标,选出一些历史表现不错的基金了。但是,历史表现好,并不能代表未来也一定能获得比较好的收益,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基金背后的基金经理。
挑选基金经理的四个要点:

以上这四个方面,包括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选股能力”、“投资经验”和“任职回报”,可以互相印证,我们管这种一致的表现叫做“四位一体”。只有做到的“四位一体”基金经理,才是风格稳定清晰的“好基金经理”。

投资组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