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钟、鼓声

山寺钟声
“铛———”天将破晓,夜气方清。
山间寺院的晨钟,已然沉闷地敲响。一声一声有力的梵音,穿过山林击破长夜,唤醒拂晓。
浑厚凝重的鸣音,庄严有力的响入云霄。苍烟暮蔼中,槃旋回荡于层恋起伏的群山。余音厚韵、怆然悠远散播于天地远方。“嗡嗡”的洪鸣,犹如穿透了古今。
我站在万籁俱静的山脚,仰望着老树参天,听着隐隐钟声,在万壑空谷中回响,空灵、幽远。一声一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使本就寂寥的山林,更得显幽静; 使原就隐约的山寺,欲显得隐秘。
缓引的钟杵,一下一下击出的悠远深长,犹如巍峨苍山的绵长呼吸、更似万古天地的深厚心脉。使人不知不觉中,心生渺小而成敬畏。
一循一循的嗡鸣,掸去了心中浮华的尘土,使心回归平寂,忘却俗世万千烦恼。
林间的飞鸟走兽,山下的村民家畜,在这一声一声虚无缥缈的梵音中苏醒。
悠扬的钟声,仍在不紧不慢地回响。许是敲钟的僧人,已将自己与那铸满篆文的佛钟,融为了一体。悠缓的援引,柔软地深击,撞向厚重的钟唇,散播出令十方肃然静默的鸣音,发人深省。
此时东方的天边,已是青中带着浅白。四周的空气清凉、湿润。淡灰色的天光,连绵起伏的群山、苍茫辽阔的天地、更古无言的旭日,旷古的宁静。
我默然低首,虔诚地闭目聆听,这悠远、古老、雄浑的佛寺钟声。
钟声隐隐,佛寺深深。敲钟的僧人,依在山端用力深厚的撞击梵钟。苍音余韵庄严肃穆,天地万物静沐其中,同鸣共振。
鼓声
晨钟声鸣后,鼓声再起。“咚咚”的鼓声低沉、激昂人心。如隐雷滚滚,威震洪荒空野,“碾过一切人心鬼蜮,粉碎一切邪祟魔念。”
晨钟暮鼓许多人,会以为是早敲钟、晚击鼓。其实佛家的寺庙不论晨昏,都要既敲钟也击鼓。不同的只是,清晨先敲钟而后击鼓,晚上则先击鼓后敲钟,故称之为“晨钟暮鼓”。
晨钟惊梦――破长夜,警睡眠,打开一夜之沉静;暮鼓催归――觉昏衢,疏冥昧,停止一天活动,复归于宁静。
钟声清远洪亮,警世醒人;鼓声雄浑激越,令众生破恶生善。
晨钟暮鼓,令三恶道众生闻声去苦得清凉。也警觉修行人,要当勤精进,慎勿放逸。
清远的钟声,雄浑的鼓声,让每一位聆听者都,触入于耳、禅定于心。
“晨钟惊醒世间名利,暮鼓唤回苦海迷人 。”
佛家寺院钟声的敲法:每次紧敲十八下,慢敲十八下,不紧不慢再敲十八下,如此反复两遍,共计一百零八下。其寓意既是:送走一百零八种烦恼;又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注释:每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候(五天为一候),合数为一百零八。】
“洪钟初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
干戈永息,甲马休征,阵败伤亡,俱生净土。
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回;九幽十类之中,脱离苦海。”
“闻钟声,烦恼清。
智慧长,菩提生。
离地狱,出火坑。
愿成佛,度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