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停不下来的不是炫迈,而是这本《宋朝进行时》
说到历史,我先得来一段《老友记》式的“推诿”:
我喜欢历史
哦不,我怎么可能喜欢那种玩意儿
可是历史,多么有趣,古代人,奇珍异宝什么的
拜托,那可是历史,想想就要睡了
不对,我还有喜欢历史的时候,还挺狂热的我记得
所以不是现在,现在不喜欢,一点也不
也不是那么绝对,可能还有那么一点点?
好吧,一点点╮(╯_╰)╭
我真的有过喜欢历史的时候,第一次发生在初中学了外国史,历史成绩从中国古代史时的二三四十分一跃到满分。(是的没错,初中历史只要一个字不落背过就是满分,就是这么简单╮(╯_╰)╭)我还记得当时开家长会时,班主任激动地拉着我妈的手说,“你的孩子应该学文科”。
第二次发生在高一,依然是乏味的中国近代史,老师是个非常具有历史感的人(very old),于是我依然听不进去。之后老师生病休假,换了位年轻的老师代课,我还记得当时讲的是甲午中日海战,他像说书一样给我们讲了大概有3节课,把那段历史的细节,包括书上压根没提到的人物和故事都讲了个遍,我仿佛已经看到面前的军舰、炮火、沙滩……每次下课铃响起来我们反而会觉得懊恼,那真是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
然而我离开高中已经有,唔……13年了,虽然我大学刚毕业那两年还能清楚地把中国近代史从1919一直梳理到1999,但死记硬背还是熬不过时间让我面对我果然没那么喜欢历史的事实。
所以我一开始拿到《宋朝进行时》的时候心里是拒绝的,为什么是宋朝?我开始在脑子飞快寻找当年历史书上关于宋朝的只言片语。考点并不多吧?不是考点就没有背诵啊——论你国教育之殇╮(╯_╰)╭
我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先翻开这本书,然后就一口气……并没有读完整本书,我一口气并没有那么长,我只是一口气读完了前三章,然后合上这本书,看着封面发呆。
说好的宋史呢?应该有的枯燥和无趣呢?这这这,这是白话里的大白话啊,这哪是看史书啊,简直跟小说一样跌宕起伏,荡气回肠有没有??
前三章里出现的人物能组至少两个足球队,但是我居然都能分清谁是谁,还会在心里默念“许知远?哦,刘知远”“刘承祐?像个韩国爱豆的名字。。”“刘步婵?哦,刘仁赡”“赵普?央视那个主持人?”顺便就加深了印象。
出于好奇,我去查了一下作者的情况。
作者居然是个学法学的,还是经济法,现在是个普通的公务员。写宋史是因为从小就爱,且对宋朝情有独钟,甚至给自己儿子起名为X宋,我心说这个宋朝一定欠你很多钱。
关于书名《宋朝进行时》,作者是这样讲的:
我们从小接触的历史教材在讲述上比较枯燥,无法感受到一个个朝代之间的进步,感觉就是一个皇帝建立了王朝,传了几代,腐败了,又重新再来一遍。其实我们的历史是很生动、很丰富、很有思考价值的,我希望通过我的描述,让历史活过来,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式”。
可以说是十万分的同意了。
作者很喜欢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为了写好《宋朝进行时》,他查阅的史实来源既包括《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宋代史料,也包括《涑水纪闻》、《邵氏闻见录》等笔记杂谈,写作中还会参考近现代宋史研究领域的专家著述。可以说那些枯燥的大部头都由作者去啃了,经过作者的整理归纳、推陈出新,才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宋朝进行时》里生动鲜活有趣的文字。
其实像他写的这种白话历史,顾名思义,既要讲述历史,又要说得通俗,这是两个最基本的特征。考证史实是硬功夫,非得专心研究史料不可,这个没有捷径。在通俗化方面,当前市面上的作品都把精力集中在语言的幽默化上,这确实能起到让读者放松,拉近距离的作用,但总是耍“幽默”,人们还是会审美疲劳的。而且,无原则的幽默(比如,调侃一些英雄人物),会降低历史的厚重感,得不偿失。
而且白话历史作品除了在语言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把握史料裁剪和结构布局,史料中反应的事情是很繁杂的,出现的人物是很多,你必须理出一个清晰的线索,抓住重点人物、重点事件。白话历史不是历史小说,但应该借鉴小说的写法,你肯定不能想象一部小说有几十个主人公,也无法接受其中充斥着大量无关紧要的情节。总而言之,通俗说史是为了让大众接受历史,必须想办法让读者很顺畅地读下去。
更有意思的是,上面不是说作者因为偏爱宋朝,给自己儿子起名都带宋吗?其实早在有这个孩子之前,作者就已经打算要为孩子写一部宋史,哪怕生的是双胞胎,作者也想好可以一个叫北宋,一个叫南宋,并以此作为梦想,要让这部书随着孩子的成长也愈见厚度。
在这个过程里自然也遇到不少波折与瓶颈,作者甚至一度放弃写作,直到有一天,儿子奶声奶气地问“爸爸,你忘记自己的梦想了吗?”,作者才忽然醒悟,重新拿起笔开始写作。
现在孩子已经能打酱油了,作者的第一本书也出版了,作者还总是与孩子重复着“爸爸,你忘记自己的梦想了吗?”“从未忘记!”这样的对话,以激励自己继续为儿子写好看的历史书。
看到这里我不禁肃然起敬,没想到看个宋史还能免费喝份鸡汤。
《宋朝进行时》在宋朝第二位君主赵光义这里结束,据说作者计划是写5本,现正在进行第二本的写作。这让我想到了7本的《哈利波特》,让我从初中读到大学,又看电影看到现在的而立之年……不知道作者的书又将陪伴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时光。
写了这么多感觉自己仿佛又燃起了对历史的热血之魂,翻了一下豆瓣评论,发现大都跟我有同样的感受,比如下面这位:
功夫兔子 2018-11-22
好!好!!好!!!精彩!精彩!!精彩!!!看得太痛快了!!!忍不住要为此书拍案叫好!!!读到最后肾上腺素飙升!我感觉这简直是精彩得不可多得的通俗历史读物!绝对下饭书!毛五百页真可以两天读完!预定年度最佳了! 当然好是不能白叫的。我一直觉得写通俗历史,一要简单明了,别跟我拽四六八句的!二要有条理,别有事没事瞎引典故云里雾里!最后能抒情是最好!但最重要是读者读明白。(你看看现在市场上粗制滥造的历史书,坑不少。说的不是人话,自己读着不觉吗?)很好,这本书做到了,很庆幸!以后我要逢人安利这本书了!作者别闲着,快出下一本!绝对支持! 对了,说个不足:黄袍加身,割除藩镇写的太简略。赵匡胤登基前的发迹心里还可以再着重写一下。藩镇割据二百多年没解决,赵匡胤你怎么就“轻易”解决了?
总之你们就去看吧,不可能失望的,真的拿起来就放不下,比炫迈的停不下来靠谱多了└(★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