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二十四孝(5)
十 东汉:郭巨 埋儿奉母
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妻子不敢违抗,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这个故事我真的是无力吐槽了,居然找不到一点可以肯定的东西。首先为什么要把家产全部分给两个弟弟呢?还独自赡养母亲,你也要有那能力啊!还有赡养老人为何就不关其他兄弟事了呢?
妻子生了男孩多不容易啊,你居然轻轻松松来一句“儿子可以再有”,你怎么知道就一定会再有儿子呢?再说,一个婴儿能分到老母亲多少吃食?
你把老人家的孙子埋了,她若问起,你又该怎么回答呢?若是老人家因此气死了,你郭巨就是弑母了,你到底是孝还是不孝呢?明朝林俊的《郭巨辩》就是这样痛斥郭巨的。
最后,那掘出黄金的情节,我想不是老天为他的孝行感动,而是连老天也看不下去了吧。老天爷都叹口气道:“郭巨,快停止你愚蠢的行为吧,我赐给你黄金,并且指定是你的,行了吧?”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谈到郭巨埋儿的故事时也写道:“我最初实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我在查资料时看到某乎上有人写的一篇文章《网红爆文“郭巨埋儿”何以在历史中持续走红?》,他首先从“埋儿奉母”这个故事的演变开始谈起,然后再慢慢说到这个故事为何会持续走红。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是因为作者首先熟读历史并且查了很多资料,具有说服力;另外他给这则充满争议、愚孝毁三观的故事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角度,那就是它为什么会持续走红?
作者先说了“郭巨埋儿”的演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元代郭居业(一说是其兄弟郭守正)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孝》,就把郭巨本来家道殷实,把家产分给兄弟云云去掉了。
故事开头就把郭巨直接设定为家贫,有子三岁,这样好像更符合逻辑。
后来到了近代民国时期,蔡振绅的《八德须知全集》又给这个故事加了两样东西:一是说儿子溺亡,并且不让妻子告知老母亲;二是在郭巨掘坑三尺时,雷声把儿子震醒,洗脱了郭巨杀子奉母的嫌疑,还增添了天人感应的分量。
当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需求。封建统治者都倡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认知也在不断升级。
这个转变,作者也举了几个很好的例子。一是记载南朝的《南史》上有说到刘宋时期有一个叫郭世通的人,他十四岁丧父,家庭贫困,无法供养继母,只好跑到别人家帮工。
后来,他的妻子生下一个男孩,家境的窘迫令夫妻二人左右为难。二人觉得无力供养继母,流着泪把孩子给活埋了……
这是不是跟东汉郭巨的故事有点像?这个时期的皇帝还表彰了郭世通,把他居住的地方独枫里改名为孝行。后来太守孟顗(yi)还推荐郭世通为孝廉。
到了明朝朱元璋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相似的例子,然而朱元璋的态度却大为不同。
《明史·孝义》中记载:日照有个叫江伯儿的人,母亲生病,他把肋肉割下来救母亲,不见好转。他又到泰山祭祀求神,许愿如果母亲病愈,他就杀子以祀神。结果母亲的病真的好了,江伯儿就杀了他三岁的儿子。
山东守臣就把这事儿表奏朝堂了,原本以为会得到表彰,没想到朱元璋听闻后大骂:“今小民无知,灭伦害理,亟宜治罪”,于是把江伯儿打了一百杖并发配到了海南。
所以历史上的“统治者”对待“愚孝”并不都持推崇态度。他们渐渐意识到“表彰愚孝势必会催化功利的孝道,不仅不能移孝作忠,反而很可能由‘杀子’演变为‘弑君’。”
所以作者得出结论:要说这则故事仅仅是因为封建统治者宣传愚孝而持续走红,就有点以偏概全了。那么它持续火的“流量密码”到底是什么呢?
一 埋儿奉母具备了好故事的三个要素:完整曲折、新鲜感和共鸣感。
脉络上故事原委清晰;情节上跌宕起伏;“埋儿”与“老天的出手相救”新颖有趣;关键是故事最末,黄金被署名为郭巨所有,甚至当官的都不能夺走,不得不说,这也引发了底层百姓的共鸣。
因为贫困不得已而埋儿,没想到老天出手相救;挖到黄金,连当官的也不能夺走,多给力和解气啊;再结合南朝时郭世通的例子,没有老天赏赐,至少有朝廷保底,这势必也会让人产生功利的孝心。
还有一点,我想补充一下:说实话,有些人并不能一时间就能反应过来这种做法有多伤天害理。他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个郭巨太孝敬了,为了赡养母亲竟然迫不得已做出了牺牲儿子的决定。更何况孝道是传统呢?
因为我经常听到某些老人那匣子里放出来的某些故事的观点很明显是偏颇的,一戳即破,而他们却听得津津有味。
二 历史上的“大V”互动,名人效应。比如明初期的学者方孝孺就认为“郭巨埋儿”被世代传为“孝”是完全错误的,郭巨所作所为不合天理,陷母亲于不义。
而明中期思想家、数学家顾应祥从人情的角度出发,认为:一般情况下世人多厚慈薄孝,郭巨可以舍弃儿子来供养母亲也有值得嘉许的地方,无需过度批判。
北宋的司马光也对“郭巨埋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民风多是“厚慈薄孝”,而埋儿这个举动虽然过于极端,但在当时有着“矫枉过正”的意义。
最后,开个小差,我很羡慕这位作者,能写出这么有深度的文章,我要学习和积累的地方太多了。唉,愚公移山,我也在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