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豆成兵的风水祖师爷,预测了自己的死期
南京玄武湖环洲内,有一处名叫郭璞仙墩,并立有郭璞像。墩就是土堆的意思,是郭璞的衣冠冢。郭璞是何人?其衣冠冢为何人所设?又为何称为“仙墩”呢?
郭璞是东晋人,是文学家、科学家,更是风水家。他精于阴阳算历五行之术,因其卜筮极准,所以人们称其为“郭仙”。中国历史上,能掐会算的风水先生很多,郭璞称得上是这一行的祖师爷。
他写过一本《葬经》是风水学的奠基之作,用一句话概括了什么是风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郭璞是何东郡人,也就是山西人,父亲是当官的,他本人当过参军。他当官的时候,正好是西晋末年。郭璞打了一个卜,他发现卜象不妙,中原不能呆了。发现卜象不对后,他就准备开路了,官也不做了,带上亲朋好友十多家准备南迁。
走到了将军赵固的地盘,赵固跟郭家以前是相识,想去打点秋风,借点盘缠,毕竟这么多家一路吃过去都需要钱的。不过,赵固将军没心情,因为家里刚死了一匹爱马,正在伤心呢,一律不见客。这个郭璞就说了四个字:我能活马。
这一下,门吏就惊了,赶紧进去通报,赵固一听,外面还有这样的神人,赶紧小跑着出来,请教怎么活。郭璞就答,你找二三十个猛男,每人拿根长竿,往东走三十里会看到一个树林,林中有个土地庙,你就拿着竿子打,会出来一个东西,把这个东西抓回来就行了。
赵固照着办,果然抓回一个猴子类的东西,郭璞把这个东西对着死马的鼻子吸,过了一会,马就活了过来,昂首嘶鸣,开始吃草料了。赵固很高兴,马上送了一大笔钱给郭璞。
有了钱就继续逃吧,洛阳的局势越来越乱,各地的王爷都想进京争天下了。再走就到了庐江 ,那时候,天下已经大乱了,北方胡骑纵横,一路上,乱兵四起,都是靠着郭璞的卜术才逢凶化吉,而到了庐江后,当地的太守胡孟康也接到了南方朝廷的征召,但这个太守不想离开,毕竟江淮之间还算太平,郭璞给他打了一卜,是败象,但胡孟康不信乱力怪神。
那就没办法了,兄弟已经提醒你了,郭璞就要告辞,但他也不想就这样走,为什么呢?他看上了人家的婢女。他琢磨一下,这种吃完打包的行为一定不被允许,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太守的房子边洒了小豆三斗。第二天,太守起来,就发现数千穿红衣的人把房子围了起来,走近后,人又不见了,太守很害怕,赶紧把郭璞请过来。
郭璞一算,指着婢女说,事情都在这个女子的身上,这个人你不能留了,把她领到东南二十里地,会有人买,不要讨价,卖多少都行,大甩卖掉,这样妖怪就没了。太守照着去做,领着二十里,果然有人在那里等着买,那就随便卖啦。
回来之后,郭璞画了一道符丢到水里,数千红衣人个个都往水里跳。太守相当高兴,只是要等郭璞走了之后,到井里一打水发现一锅绿豆粥才知道上当了。
关于郭璞的传说不少,单以上面这事来看,郭璞更像是个跑江湖的算命先生和脑瓜子聪明灵活的骗子,为何千年之后,还立有雕像被人纪念呢?
公元322年,东晋大将军王敦欲谋反,请郭璞算命,郭璞一算,说你如果不起兵,还能保命,如果起兵,就是死路一条。王敦大怒,说那你算算你什么时候死。郭璞说,我比你早死一天。
郭璞已经知道王敦起了杀心,他给王敦下了一个套,你要杀我,第二天就是你死。偏偏这个王敦是个杀神,根本不怕,直接把他推出去杀了。杀的时候,大家商量一下,是不是给刽子手送点钱,让他下手快点,这样老郭能少受点罪,但郭璞说不用,我已经打点好了。果然,刽子手动手极为麻利。
原来,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郭璞在路上看到一个贫寒少年在风中发抖,他就把自己的大衣给了这少年,少年说要报答,郭璞表示,你会有机会的,但不是现在,而这个刽子手就是当年的少年。
后来晋明帝得知郭璞被害的经过,想为郭璞建坟立碑,但尸首已经找不到了。明帝命人把郭璞的一身衣服(关于这身衣服,也有个传说)葬在玄武湖畔,命名为“郭璞墩”。明嘉靖皇帝钦仰他一身正气,下旨在玄武湖环洲此墩上设圣谕亭,供人凭吊。
纵使郭璞有预卜先知之能,能通晓未来之事,却未能逃脱最终的命运。也正是因为郭璞之死在于不畏奸佞,忠正直言,而名垂史册,被后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