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我行其野》:扶不上墙的烂泥
《诗经·小雅·我行其野》:扶不上墙的烂泥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恨铁不成钢这种事儿,古往今来,无所不在。
《诗经·小雅·我行其野》所写就是一团扶不上墙的烂泥,诗人内心深入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懑溢于言表。
全诗共三个小节,每个小节六句话,均以“我行其野”起兴。从第一小节的“蔽芾其樗”到第二小节的“言采其蓫”,第三小节的“言采其葍”,最让人佩服诗人在植物学领域的博闻强记。“樗”是恶木,大的枝干不中绳墨,小的枝干卷曲不中规矩,完全就是无用之材。“蓫”是恶菜,虽然能勉强食用,实在不招人待见。“葍”也是一种恶菜,不到饥荒之年,很少有人愿意食用。
《论语·阳货第十七》中,孔子讲:“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能找到三个具体的不招人待见的草木,而且还有共同的韵脚,符合诗歌的韵律美,实在是件了不起的事儿。特别是从全无用处的恶木,到勉强能食用,不到万不得已不食用的恶菜。精准地映射了诗人对所嫁之人的感受。
从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一无是处,到勉强能捏着鼻子使用,到万不得已时果腹,诗人对所嫁之人是有情感上的付出的。从一无是处到略有用处,其间隐去的是诗人情感上的努力付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付出?只要一个原因,那便是——“昏姻之故”。
然而,有一种人他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你越是对他好,他越是不知道好歹。你越是抑制自己内心的厌恶接纳他,他越是莫名其妙地朝着相反的方向折腾。
与诗人的努力接纳、包容、善待不同,对方从“尔不我畜”到“不思旧姻,求尔新特”。先是不尽责任畜养我,恩爱我,接着移情别恋,另求新欢。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一拍两散。诗人写“复我邦家”“言归斯复”。言外之意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可见,那个时候的婚姻双方,无论男女都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最后,诗人以极富哲理的“成不以富,亦祗以异”为结尾。
《论语·颜渊第十二》中有“子张问崇德辨惑”一篇,当时,孔子告诉他“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惑也。”这本来已经是一段完整的答语了,末尾又“狗尾续貂”,引用了这句“成不以富,亦祗以异”。实在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论语·季氏第十六》中有“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这个“其斯之谓与”在这里显然指代不明。钱穆先生大胆地将这个连个莫名其妙整合在一起,认为《论语·颜渊第十二》中的“成不以富,亦祗以异”是《论语·季氏第十六》评论齐景公与伯夷、叔齐篇的错简。
孔子之所以要引用“成不以富,亦祗以异”,是拿齐景公与伯夷、叔齐作对比,说明一个人的德行是否为人所称道,与他的富有程度完全无关。有千驷马的齐景公德行无人称道,饿死首阳山下的伯夷、叔齐美德让人传颂至今。
回到《诗经·小雅·我行其野》,在诗人看来,对于扶不上墙的烂泥而言,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他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因为做人的德行欠火候,富有、贫穷对他而言,没什么区别。
走上荒野路,满眼无用木。只因婚姻故,迁就与你住。你不善待我,只好回故土。
走在荒野路,蓫菜来果腹。只因婚姻故,才与你同宿。你不善待我,只好归乡土。
走上荒野路,每日去采葍。你不念旧情,寻欢太可恶。无关贫与富,德恶是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