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太高估自己,那会阻碍你进步

2022-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能力的高低不是来自自己的主观判断,而是来自现实的客观反馈。

01

到了年中,又是绩效评估的时候。

这两天,陆陆续续跟几位下属进行了面谈。

在面谈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

大家对自己的能力普遍有一定程度的高估。

比如,A君负责运维部门的筹建项目,他给自己的评价是独立完成了工作,自我感觉不错,并且主动请缨,下半年有信心独当一面管理好运维部门。

我请他仔细做个复盘,分析一下,他与协作单位的工作得失,找出亮点与不足,再做下半年的计划。

我不否定他的业绩,但他对于评估的态度,及表现出来对自己能力的高估,我有点担心。

组织需要互相协作,依赖团队,获取帮助,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业绩。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

一意孤行,高估自己,低看别人,反而会阻碍进步。

02

在工作中,如果你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过高,就会表现得过于自信,

甚至有可能让别人觉得你过于傲慢,自大,从而影响团队合作。

在学习中,同样会有这样的体现。

比如,你上学的时候,学习和阅读能力很强,各种掌握知识的书籍你都能快速理解,

你也因此自信的认为,掌握一门技能其实并不难,甚至可以速成。

当你一旦踏上工作岗位,你不仅发现熟练掌握某项技能很难,而且要在实际工作中把它用好更是难上加难。

03

那到底怎么样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呢?

我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客观检验。

能力的高低不是来自自己的主观判断,而是来自现实的客观反馈。

比如,我请A君做个复盘,分析他自己及与他人协作的工作情况,找出亮点与不足,本质上就是找出工作的客观反馈,用第三方参照物来评价自己。

又比如,你在上学的时候,高估了自己快速掌握技能的能力,其实就是缺少现实的客观反馈,因为你所谓掌握的那些知识,都是来自于理论。

而只有在实践中反复锤炼自己,才能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转换成技能。

当然,你可能永远都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水平有多高,能力有多强,

但你可以通过客观现实的一次次反馈,对自己能力的判断更加接近真实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