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调频随笔散文

【真武庙】(十八)

2019-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牧鱼斋主

        后来,姥爷给我讲过很多拉脚时老北京城里的事儿。

      前门外那条窄窄的马路。东交民巷的大使馆,披着大披肩的老毛子,看门儿的印度阿三,回民街的羊肉大饼,全聚德的烤鸭 ,六必居的酱菜……

      最让他念念不忘的——牛儿街的小楼儿烧鲇鱼,九十岁生日,还叫儿子开车,特地又去尝了一回,回到家感慨:怎么就没吃出来以前的味儿了呢?

        我接茬儿:现在的东西人工的多,鱼也是饲料养的,肯定不如您年轻的时候好吃,您那时候什么都是纯天然的,当然不一样。

        姥爷听了挺开心,¨啪嗒¨轻拍一下桌子,伸了个大拇哥,对喽,就是这么回事儿。

        那边舅舅说话了:什么呀都,净瞎说。谁说现在的东西不好吃了?您那时候一年半载见不着一点儿肉腥儿,好不容易吃一回,能不好吃么?!

        怎么说话儿呢,我好歹拉脚挣钱,你们开出租的还不是一样?怎么就一年半载吃不着好东西了?开个破车你还了不起了。

      好汉不提当年勇,再能干时代也变了。您现在赶一马车进北京城试试?我开车都限号儿。再者说了,您拉脚,能按时按点吃饭?饿得前心贴后背,那是吃嘛嘛香。

      嘿,你个小兔崽子,抬杠是吧?

      不敢,您长得美,说什么都对。

      ……    ……

      哈哈哈哈,满堂哄笑,家里这样的气氛,总能让你乐而忘忧。

    舅舅,是姥爷幸存的四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儿,据说前面生了几个,只要是男孩都没活过四五岁儿的,四十多才得的老儿子,自然得宠一些,说话也不太拘着。

      老爷子却偏爱这种相处模式,斗斗嘴,挺开心。到了~最后笑骂一句~你就是个开脚行的托生,专业抬杠来的~

      那也随您……

      每每到这时候, 逗老爷子乐呵了,算告一段落,大家个顶个的散了,该干嘛干嘛去。在这样的家族长大,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未完待续)

    ——鱼儿

【真武庙】(十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