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讲听课笔记

2022-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欧阳木木

136.魏晋风度:“竹林七贤”的躺平学(上)

主讲:姜鹏

      我们上两讲向大家介绍了魏晋玄学的早期阶段,我们称之为叫做正始玄风。正始是魏少帝曹方的第一个年号,那么接着就发生了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高平陵政变,咱们多次提到过的司马氏家族夺权的那一场政变,在高平陵政变以后,年号改为叫嘉平,也以高平陵事变为一个分界线。

      高频领政变之前,我们称之为叫正始玄风。那么高平岭政变之后,一直到曹魏灭亡那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玄学发生了一种变化,出现了一个名词,可能很多朋友是更加熟悉的名词叫什么?叫魏晋风度。竹林七贤就是魏晋风度的代表性人物。我们可以说在正始玄风当中,玄学的主题是哲学思考,是形而上的思辨。而在魏晋风度当中,玄学它变成一种行为艺术了。

      竹林七贤很多人都是以荒诞的行为组成的,行为这么放荡,引起后人的仰慕,人要活到这种境界真是太厉害了,那么咱们这一讲就来聊聊,魏晋风度。

      首先谈竹林七贤是哪七个人,魏晋风度它到底包括哪些故事?

      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是由哪七个人组成呢?

    首先有两位领袖人物是最有名的,一个叫阮籍,一个叫嵇康。阮籍年龄大一点,嵇康年龄小一点,而且这里面向大家提供一个背景,嵇康的身份非常关键,他的太太姓曹,也就是他是曹家的女婿,这一点很重要。

      接下来还有一些比如说有一个叫山涛的人,他跟嵇康之前是好朋友,而且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但是后来跟嵇康闹掰了,嵇康有一封非常有名的信叫《与山巨源绝交书》,巨源就是山涛的字,就是他写了一封要和山涛绝交的信,这个是在魏晋风度当中是一个重要事件。

      这3个人物之外还有4个人,一个叫刘伶,刘伶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喝酒,然后还有一个名字叫向秀,这个人在历史上也很有名,因为他曾经著过我们非常著名的典籍叫庄子,他做完庄子之后和嵇康也有交流,那么还有一个叫阮咸,他跟阮籍是亲戚关系,他是阮籍的侄子。

      最后一位竹林七贤也是最后一位去世的叫王戎,这7个人,为什么叫竹林七贤?据说,他们7个人经常在竹林当中聚会喝酒胡闹,所以叫竹林七贤。那么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咱们分头来讲几个。

      今天先讲大名鼎鼎的阮籍,阮籍他有一个称谓,比如说我们文学爱好者会知道他有个文集叫《阮步兵集》,那么这个步兵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骑兵、步兵、坦克兵、飞机、飞行员、步兵,为什么称为叫阮步兵?因为他有个官职叫步兵校尉。

      步兵校尉是一个官职,但是在当时来说其实并不是特别高,以阮籍的才华和声望,他可以做更大的官,但是他不要,我就是做一个步兵校尉就可以了,为什么呢?因为据说步兵校尉官府里面厨子特别擅长烹饪,做的菜特别好吃,更要命的是什么?阮籍因为生来嗜酒,也是非常喜欢喝酒的,那么这个厨子他还特别擅长酿酒,大营里面有300石的酿好的陈酿美酒,阮籍他就看中这个了。本来他的政治前途一片光明,当时的司马昭非常欣赏阮籍,但是他不要求上进。所以我觉得阮籍这个人是那个时代的躺平者,咱们今天不是讲躺平学是吧?

      所以躺平学背后一定是有道理的,我们今天年轻人躺平其实背后也有一套他们对于社会的思考在里面,我觉得那些主张躺平的人绝对不是简单的懒汉,简单的没有思考能力,简单的懒惰。

      现在很多躺平学的代表,我觉得他们是有深刻的社会思想的,当然可能哲学思辨高度还比不上魏晋时期的阮籍嵇康这些大思想家,但是他们也是要思考的,所以阮籍他背后的躺平到底是什么,一定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我们今天先不讲,我们是放到后面去讲,我们先还是来看故事。

      那么在阮籍的几组故事当中,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两组,一组是关于他的生活作风的,有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说他嫂嫂要回娘家了,阮籍就跟他去道别,说了很长时间的话,咱们今天人看来这是一个礼貌,就是嫂嫂也是你家庭的核心成员,临行送个别,尽管呆的时间长了点,这多正常的事情。可是,古人看来这不正常,为什么?古人专门讲究瓜田李下,尤其是跟嫂嫂,你不要闹出什么绯闻来,因为这个是牵涉到人伦大方,所以你跟嫂嫂讲这么长时间的话,别人觉得好像在道理上是不对的。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阮籍他们家隔壁邻居住着一户人家,跟他们没有什么来往也不认识。邻居有一个小姑娘长到18岁的时候因为生病去世了,那么在当时,可以跟阮籍做邻居的,应该也是朝廷上的有身份的人,应该也是一个官僚家庭,所以这种规矩应该是非常大的,她还没有出嫁就去世了。

      阮籍就觉得我虽然不认识她,但是18岁的姑娘在这么美好的年龄就去世了。多么可惜的事情,但是按照古礼来说,你要去吊丧,要去吊唁,应该是亲戚朋友熟悉的人,阮籍跟人家根本不认识,他也跑过去大哭一通。

      我们今天人会觉得这是一种情怀,这是一种同理心,人家生命的不幸,阮籍把它作为自己的不幸来看待。人都富有同情心,但是在那个时候又有问题了,因为人家姑娘没有出嫁,亲戚朋友哪些人该来吊丧的、吊唁的,都是分得清清楚楚的,你一个毫不相干的大男人忽然跑去。哇啦大哭一通。

      本来,人家姑娘清清白白地走了,结果你来一哭,好像你是去可惜人家青春芳华,但事实上你却给姑娘身后名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人家父母气不气?但是阮籍不管,阮籍觉得我怎么想我就怎么做。

      第三个故事是说阮籍他家边上有一个卖酒的小户人家,而且女主人长得特别漂亮。阮籍每次喝醉了以后,一定要躺在这位美少妇工作的边上,呼噜大睡一场,尽管是在众人注视之下的光天化日之下,阮籍也没有做什么,在行动上不可能有越轨的地方,但是很多人看来他在思想上就越轨了。

      那让今天的这些极端的女权主义者知道这个事情那还了得,一定要拎出来非常严厉的痛斥一顿。你虽然不敢有所行动,不敢动手动脚,但是你的脑子是肮脏的。在当时这样的一种封建社会封建礼教之下,女主人家的老公更是很不高兴,可阮籍却是非常的坦然,即使他的内心应该是比较光明的,但是他的行为的确是非常的怪诞,容易让其他人想入非非,阮籍毫不为这些偏见所动。

      阮籍的第二组故事,是关于他的孝。

      关于他的孝顺也有很多故事,光是关于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的表现,就有两个版本,我不知道哪个版本是真的,但是一定是当时他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甚至有这些以守礼法自居的这些道德夫子看不惯了,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故事。

        第一个版本的故事是说他母亲去世的时候,阮籍不在身边,他在外面下棋,这本来就不对了,母亲病重了,母亲生病不是一天两天,病重的时候,你居然不在身边守着却在外面下棋。在当时中国古代,阮籍这个行为的确是有非常大的问题的,是可以被指责的。他在那下棋,结果家里的人跟他说你母亲走了,跟他下棋的另外一个人就说了,你赶紧回去不要再下了。

      结果你猜阮籍怎么处理这个事情,阮籍说不着急,等咱们下完这盘再说,居然非常冷静地把那盘棋给下完了,下完以后他叫人拿酒来,这个时候他居然不是急着赶回家,而是要先喝酒,拿了一坛酒以后,他咕咚咕咚全部喝下去,然后一下吐血数升,这个可能是有点夸张,现实应该没有那么戏剧性,但是说明什么?

    说明阮籍其实不是不伤心,他对他的母亲是有深厚的感情的,他是伤心的,但是他就是要标新立异,要把自己的行为表现的跟别人不一样,而你跟我说母亲去世了,我就偏要把这个棋下完,那么他这个行为一定不是针对他母亲的了,否则他怎么会后来呕血数升,他一定觉得那些表面上孝顺的人,维护礼法的人,那些人是不值得尊重的,他肯定是针对那些人的,至于具体的深层的原因,我们放到后面统一去分析。

    另外一个版本里面,说他是在家里面。母亲刚去世,!他赶紧让人蒸了一只小猪,然后把小猪全给吃光了,食量够大的是吧?

      父母去世守孝是不能吃荤的,是要吃素的。大家记住,这其实不是佛教带进来的,反而原始佛教早期在印度并没有那么严格的一定要吃素。但是阮籍他是犯忌讳了,他不应该在母亲去世以后开荤,他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赶紧吃,就像熊在冬眠之前把自己肚子塞饱一样,赶紧吃,但是他还是犯戒律了。

      还有一个故事,是司马昭请客,请了阮籍跟当时的另外一些达官贵人。其中有一个叫何曾的是以孝著称的,当然他也是支持司马昭。那么这个宴会一定是有酒有肉了,阮籍本来它有孝在身,照道理来说是不能喝酒吃肉的,结果他大大方方的造旧喝酒造旧吃肉,何曾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何曾说,这什么玩意儿,然后跟司马昭说,明公以孝治天下,阮籍这个家伙母亲去世,这是最重的丧。丧礼里面的最高级别,大庭广众之下居然饮酒吃肉,对于我们这个社会风俗伤害何等之大。

      所以何曾马上提议应该把阮籍流放到蛮荒之地。结果司马昭因为欣赏阮籍,跟何曾说老何你不要这么暴脾气。阮籍守孝,平时没得肉吃,守孝也是要体力的,他到我这儿偶尔开一个荤,吃点肉补点营养,那么不是更加有精神去守孝。在当时,这其实是个诡辩,这个道理是讲不通的,体现出他对阮籍的一种欣赏和关心,让阮籍躲过这一劫,没有受到何曾等道德夫子的迫害。

      那么关于阮籍的故事,今天讲的太多了。还有嵇康,还有竹林七贤其他人的故事,我们放到下一讲介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