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之辩

2022-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YuMoo555

在之前我们对于孟子仁政措施的辨析之中,仁政的策略就是将人道推给君王,然后让君王安民,民则为兴之根本。

在战国时期是没有人去实行孟子的王道的。我们在以前的辨析中已经感受到了仁政推行的困难。那么首先在孟子与梁惠王的见面中,梁惠王说:“何以利吾国?”当梁惠王说出这一句话时,他与孟子想要使国家变得强大的动机已经不同了。这就像追求人爵和天爵的一个选择一样,然而孟子在这里就是一上来就想要追求人爵。孟子反驳他,并告诉梁惠王应该去追求仁义,并在将其推出的过程中就会获得利。一个方面,我们是不能将利作为一个兴国的动机,如果为了“利吾国”,则就会行霸道,就算能够统一天下,也只是天下归一,就像秦国一样,因为他并没有归天下民心,所以人民也会进行反叛,这个国家也就不能长久。

之所以说君王将仁义推到民众之后,利自然就会来,是因为君王在推进仁义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民心,那么人民们就会自愿的归顺君王,这是他们内心愿意的,并不是被压迫去这样做的,所以也就不会发生起义或者反叛等叛乱现象。

其实我们也是可以理解梁惠王为何在一见到孟子就会说:能否“利吾国”。因为他作为一个君王,作为一个行政者,必然是要去追求结果的。孟子在这里非常强调动机,但作为一个王又不得不说利,然而最终梁慧王并不能看到推行仁政能快速的得到利,所以也就没能去实行仁政。因为在战国这个时代,如果不能快速的得到利,也就是兵力,就会被其他国家给打败。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大致看清义与利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王是不得不说利的。

梁慧王也试图去解决民生问题。他对孟子:说一次河东有了自然灾害问题,那么他就会将人民移到河西,并给他们一些救济的粮食。;他还会去参考邻国的政策,并对自己国家的政策加以改善。但是当他做了许多自己认为非常有道德,非常能显露自己仁心的事情之后,却发现自己国家的人民也没有变多,国家也没有变得富裕。

当孟子听梁惠王说的话之后,立刻就给他举了个例子:大致就是说梁惠王就是做事儿做了一半,却认为自己应该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梁惠王说他帮助人民,如果我们从本质上去思考,这只是一时对人民的救济。这并不能根本上让人民一年四季都安定,如果只是在发生灾害时救济他一两天,那么在搬家之后的安居呢,梁惠王就不管了。所以说一定要让人民平时的日子就好,要时时刻刻想着人民。

说到这里,如果在往深入走的梁慧王就已经做不到了。就像我们在文章前面说的世风问题,仁政对一个君主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所以君王是否愿意去做也是一个问题;然而在那个时代,每一个国家其实都会遇到我们之前所讨论的两难问题;君王行政的动机首先是一个难点,那么它的策略是否能实行出来也拥有很多的问题,以及结果是否能实现,都阻挠着孟子仁政的推行。然而如果去实行霸道的话,我们上面说的所有东西都根本不用考虑,只要拥有武力就能够立刻统一天下。然而很多君王都会将自己的志向立于此。而这就不能称为志向了,我们在之前孟子文章的讨论中也说到了何为一个真正的志向,自然是一个长远的舍生取义,而不是一个物质层面的理想,更何况是利用武力去统一天下的昂脏理性呢?

最终还是回到君主制这个问题之上,我们都知道君主制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政治方略,他对君王的要求实在是太高。所以才导致孟子所要推的都是先将仁政推给君王,再让君王推到人民身上。

君王实行仁政的动机,如果错了,就算他是在去帮助人民,但他却是为了利益,这也是不能够持久的,除非他能够回心转意,从内心去体会民心。那么他就是一个伪丈夫,就像张仪等人那样随时可能会去行不义之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