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域文化时空观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江淮述林

我的地域文化时空观

——在长丰地域文化丛书编撰策划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文化文艺界的同道,大家下午好!

十分荣幸受邀参加今天的座谈会,开诚布公地讲,本来是不打算参加的,一则因为政协正在筹建吴忠信生平陈列馆,我参与了资料收集整理和陈列大纲的前期编写工作,怕自己才疏学浅,力不从心,揽事多了,暇不应接。二则因为始终有一种无名的压迫感流变于心头:时间在流变,历史的活剧已经收场了;空间在流变,文化的场景已经转换了,就连旷野都在不断地改变着模样。那些遗存的断壁残垣、庙观井台,可曾记录过古战场上金戈铁马的喧嚣?那些纵横交错的岗冲堰坝、荒滩古埂,能否映照出县域先人们耕耘创造的身影?这些浸润着一个区域古老精神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到底潜藏着哪些深不可测的文化内涵?一连串的考问曾经萦绕于心,又不得其解,那是一种焦灼,甚至是煎熬。时间带走了历史壮景,淘尽了英雄豪杰,更淹没了普通平民的一切,留下的只有散在的文化遗存和极简的史乘典籍,诸如曾经出过多少进士,多少举人,多少庠生,多少廪生、监生、贡生,有多少塾师?发生过哪些历史事件?有过哪些人物从这里走出或者曾经在这里流寓,等等,皆成过眼云烟,难寻音踪。现在,我们需要重新振作精神,为构建一个新的文化体系,再来一次艰难的起步,用真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去温煦和激活那些生硬的历史,用智慧和心血去再造和呈现那些模糊的场景,这需要拿出很大的勇气和决心,更需要坚定文化的信心。但当我了解到各位专家学者与会,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还有这么多同道中的鸿儒大德共襄盛事,特别是文化和旅游局提出了一个好思路,准备集中策划、分步实施,按年度梯次推出这套丛书,这让我有了转圜的余地,所以,还是毅然鼓足勇气来了。

刚才聆听了翁飞教授、李云胜主任的讲话,以及武传东局长有关丛书策划和编撰工作的说明,真是深受启迪,获益匪浅。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学派分析以及极具操作价值的路线安排,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地域文化强烈的时间意识,更深一层地理解了地域文化的空间架构,让我增强了参与进来的信心。

区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地理人文学科。文化区域的地理特征,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传播的路线和走向,以及人类群落的行为系统,包括民俗传统、风物民情、经济体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政治思潮、社会组织等等,都具有明显的时空意义和价值。狭义地讲,区域文化本该具有极强的地理学表征和意义,疆域明确,系统稳定,与现实“行政区划”基本吻合,这是它的基本特征,但长丰地域文化特殊,不仅区域范畴较小,而且并非通常的古代沿袭或历史俗成的区域,文化沿革中“革”占主导,因此,并无精确的外延和内涵,可以用“南北差异大、东西区别多”来形容。刚才,传东局长在介绍长丰地域文化丛书的立项意图和工作设想时指出:长丰县域古老而年轻,长丰历史厚重而散零;长丰文化多元而融合,长丰民风矛盾而谐和,对此我十分赞同。的确,长丰县是由凤阳府定远县的西南乡和寿县的长丰乡、庐州府合肥县的东西北三乡毗邻区域组合而成的年轻县区,从空间的视角而言,淮河文化、舒庐文化、寿楚文化、定怀文化、居巢文化在这里相激相生,旧有怀画寿字定文章之说;从时间的维度考量,传统儒释道三教甚至诸如妈祖、龙王、顺天老母、白莲教等民间宗教文化、移民文化,以及近现代的红色文化、外来文化,也在这里激荡嬗变,因此,长丰区域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和谐统一的存在和呈现。需要通过读史志,阅典籍,翻史乘,查档案,找文献,请专家,访民间,甚至做大量的田野调查,广泛搜罗,钩沉发微,条分缕析,精细甄选,系统思考,综合加工,方能久久为功,久久收功。不应该再出现类似指庄墓为楚庄王墓,造甲只是曹操造盔甲之地,吴山因吴王葬于此得名之类的故事了。而况许多悬疑也是能够弄清楚的,诸如杜集镇邱集村的古黄井,参赞陈独秀创办岳王会的杨端甫等等。

过去研究历史文化,往往以时间为主线展开,就像小说家习惯于线性叙事而不愿运用多场景、共时态的呈现方式一样,但这种方法不可能涵盖一个区域的全部文化,因为区域文化的形成、流变和演进过程,不完全是按照时间排序的,时间维度仅仅反映了文化的流变方式和发展过程,应该承认,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要现实的承载。而现实是一种动态的存在,是“变”与“不变”的复合体,文化既有时间流逝的表征,又有空间凝固的表征,只有在这种时空构造中,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展陈,获得人们充分的认识。基于这种“文化时空观”,我们不妨在地理与文化相互扭结的背景下,展开一种多维度的追踪和立体化的呈现。我个人认为,在时间的维度上,人类群落只是“匆匆过客”,空间才是他们活动的舞台,进而成为历史的主导因素和文化的存在依据,唯有把地域文化放进时空两个维度中,以历史唯物史观和现代思维方式去综合考量,才能找准长丰地域文化的坐标系,认清文化全方位占有、影响长丰县域人民的事实。长丰县域是长丰先民和长丰人永远难以变换的载体,我们不能忽略它的存在和它的文化学意义。

编撰长丰地域文化丛书,作为兼济古今、联通未来的一种文化行为,地域文化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民俗风情的直观探讨,也不应该停滞于对旧时说法和已有资料的注解与阐释上,而应该用科学的历史观去剖析传统文化的组合形式和流变方式,进而探索长丰地域文化的深层结构,并做出契合时代的新表达、新呈现。比如庄墓、吴山得名说。立足于这一文化视角,我们可以从传统形式和传统观念“大一统”的背景出发,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景观。县里曾经请一位专家给我们讲长丰地域文化,人家是研究居巢文化的,又不跟人家讲清楚目的旨珪,结果讲的根本就不是长丰地域文化的主流,这样只能做出有失偏颇的阐释和叙述,怎么能让人信服呢?

长丰地域文化丛书的编撰出版,需要长丰地域文化的研究工作先行,这就必须要有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在地域文化的构建中,文化与人类群落,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所说的世界,其实应该是一个时空叠加的概念,本身就是一条历史的长河,现在大家习惯地侧重于空间的理解,却淡化了时间的元素。放在特定的时空里,对共同历史的认同,对共同记忆的体认,对共同愿景的追求,其实就是一种文化,长丰地域文化概莫能外。

长丰区位独特,区划流变,历史上地属两府三县所领,水向两大水系流注,人由南北多地迁来,鲜有千年家族,因此,多元融合,更丰富多彩,更难把握 也就更值得研究;长丰人文荟萃,代不乏人,仅被《辞海》和《中国古今人名大词典》辑录的就有50多人,人文蔚然主要源于“民风刚毅”而又“文风素著”,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都与特定的地理空间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我曾经在朋友面前自嘲:长丰人讲话像吵架,长丰人喝酒喜欢炸,长丰人待人不掺假,长丰人做事有点二。因为是自嘲,所以不解释。正如武传东局长所言,长丰独特的地理区位,独特的地形风貌,独特的历史沿革,独特的风俗民情,独特的发展历程,决定了长丰县域文物遗存星罗棋布,历史掌故灿若星辰,文化流传丰富多彩,传统风物韵味悠长,民间故事生动感人。但长丰建县晚,历史文化的根源和承载大多分散在周边府县的方志图册里,流落在民间的谱牒文献里,流传在百姓的故事传说里,迄今没有经过系统的采集加工和挖掘整理,包括地名掌故、姓氏掌故和风物传说、人物故事等等在内的许多地域文化正在渐行渐远渐无书。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寄厚望于文化和旅游局开启的这次文化之旅,更寄希望于各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并乐意参与,乐见其成,能为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将来还要归于斯的长丰人,塑造出一片“心灵安处”的精神原乡。

边界已经划定,基础正在奠立。丛书的构建与面世,还需要我们拂去岁月的风尘,步入精神的殿堂,用心灵和情感去温煦那些曾经的故实,讲好属于长丰人自己的文化故事,营造属于长丰人自己的精神花园。

谢谢大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