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到底要不要“过度”

2017-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敬文加油

关于这个问题,我身边的朋友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孩子去幼儿园不要“过度”。因为分离是痛苦的,过度只能让痛苦在时间上延长,并不会减轻痛苦的程度。而另一派认为,应该过度,孩子慢慢适应,要比直接让孩子接受分离好的多。

这两种观点里,大部分人支持第一种。而我却偏偏赞成后者。

丁语涵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可能是由于在她两周岁,正是建立安全感的时候,我生了妹妹,对她心里产生了影响,加上我怀孕后期,偶尔让她在奶奶家住,我的偷偷溜走对她伤害极大,所以导致她对我格外的依赖,爱哭。上个月她去了公立幼儿园,回家后常常问我:妈妈,你能不能把我落在幼儿园啊?你可千万第一个来接我,不然大灰狼来了把我叼走了怎么办?不管跟她怎么解释,她还是会常常这样问我。

丁语涵在两周岁的时候,很少开口讲话,其实那时大人说的话,她都能听懂,但她就是不说,只是睁着大眼睛萌萌的看着你。她去玩蹦蹦床,如果里面有小朋友,她从来不进去,等所有小朋友都出来了,她才进去自己玩。

在她不到两周岁的时候我让她去了私立幼儿园的半日拖。所谓“半日拖”,是由家长带孩子去幼儿园玩一上午,中午吃完午饭直接带回家睡午觉。半日拖的老师,都是平时上亲子课的老师,很耐心,也特别招孩子喜欢。她们每周都有“教学计划”,安排唱歌、跳舞、手工、绘画、或是复习儿歌…丁语涵在半日拖上了十个多月,进步特别大。她不仅懂得了幼儿园的“规矩”、自己知道上厕所、饭前便后洗手,还慢慢开口说话,开始懂得表达自己。

2016年11月17日 丁语涵跟她的“半日拖”的同学们

我个人觉得,孩子在两周岁左右,就需要一个环境,让她多跟小朋友接触,学会表达,建立社交。但是两周岁的孩子,大部分都还不能独立上厕所、吃饭,对父母、家庭的依赖比较大,如果这个时候就早早的送去幼儿园,从早上七点半呆到下午四点半。真的是一件特别残忍,同时又特别可怕的事情。所以,国家规定公立幼儿园,必须在孩子满36个月以后才能入园,是完全有道理的。所以身边的朋友问我,上亲子课到底有没有用,我回答说:长期的,坚持上亲子课的孩子,一定会比没上过亲子课的孩子要多知道一些,懂秩序一些。那么,对于有大把时间,一周两节亲子课并不能满足孩子需求的,就可以选择“半日拖”。所以,我准备让晓晓在明年开春,就去她姐姐上过的“半日拖”。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家庭的情况也都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给自己的孩子进行选择。只要用心,最后一定都会收获美满的结果。我想,幼儿园,并不单单是我们家长把孩子放进去,仅仅是让家长有时间去工作的“托儿所”。我们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快乐、健康的成长,同时又能有所收获。这里的收获不一定是具体的知识增长,生活常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