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红楼探玉吧
中国的四大名著,我最喜欢的是《红楼梦》。多年来,红迷们不停地探索书中主角们的结局如何,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红学。红学甚至涉猎书中的其他食物,衣食住行,园林规划。这也难怪,《红楼梦》本身就像是一个宝藏,不同的人在阅读的时候收获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缠绵爱情,有的人看到经商持家,有的人看到宫廷斗争,有的人看到养生食谱……
一起去红楼探玉吧不仅如此,它还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很多读者感叹在不同的年龄段读红楼梦的感受也会不同。我自己就是如此。我第一次翻阅红楼梦是在高中时期,粗略一翻,很多地方读不懂,因此也没有读完。第二次阅读是在大学期间,有了空余时间,将厚厚一本粗略啃完。对其中的意思也只是了解了个大概。直到第三次阅读红楼梦,是在结婚生子后。这次阅读感受大不相同,也给了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的许多启示。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谈。
一起去红楼探玉吧要想把红楼梦完整地读一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像其它书,你可以跳过其中的段落。我读的时候是一个字都舍不得放过的,细细揣摩情节。特别是工作后没有大块的业余时间,零零碎碎地读下来也得几个月。下一次读红楼梦,不知又是何年何月。但我想,那时再读想必又是一番滋味。
一起去红楼探玉吧名人读《红楼梦》想来也是如此。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评价就不赘述了。张爱玲就曾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海棠花虽然娇艳美丽,却没有迷人的芳香,此其一恨。鲥鱼纵然鲜嫩美味,却无奈因多刺而无法尽兴品尝,此二恨也。《红楼梦》八十回后已“迷失无稿”,怅恨久之,此三恨也。相信很多人也如张爱玲一般,对残缺的《红楼梦》既爱又恨。遇到一部奇书,却无缘窥其结局,确实是一大憾事。
一起去红楼探玉吧所以一看到《红楼探玉》这本书,我就觉得很有意思。《红楼探玉》是有点类似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的。它的作者王一先生是一名投资人,非常喜欢红楼梦,十多年来对红楼梦进行了一系列认真的考证,希望窥见其中人物的结局这十几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对原书中典故逐条研究,加上脂砚斋的批语再对比之前一些大家的分析著作、网上的真知灼见,反复推理论证,建立假设再推翻假设,最后得到推断。这本《红楼探玉》就是他多年来考证的结果。王一先生还采用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这本书的观点很独特,作者认为自己推断出的真正的结局和以往红学家们讲的都不同。
作者在书中将解开《红楼梦》五大悬案。
悬案一:“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脂砚斋说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名字虽然不一样,但是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
悬案二:薛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山中高士是隐士的意思,但薛宝钗在大观园待得好好的,她怎么隐了?
悬案三:《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讲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吗?
悬案四:脂砚斋说的“甄宝玉送玉”,是全书四大过节、大关键之一。“甄宝玉送玉”讲的到底是什么情节?这个情节有什么寓意?
悬案五:甄宝玉到底是什么人?曹雪芹设计这个人物的深意究竟何在?
《红楼探玉》的作者王一曾说,读《红楼梦》往往有三个阶段。看到第一层表面意思时,反应是——“有点意思。”看出第二层意思时,反应是——“原来如此!”等发现第三层意思时,反应是——“太精妙了!!”其实,他的这本《红楼探玉》也是如此,算是相当精彩的了。王一先生认为自己还原了《红楼梦》的结局真相,包括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甄宝玉、史湘云等人的最终命运。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么神奇呢,你可以一探究竟。真相到底如何,只有曹雪芹老先生和脂砚斋二人最清楚了。但是王一先生的这种热情和严谨的精神确实令人佩服。跟着他一同到红楼探玉也确实很有趣味,大家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