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学者冯志亮:韦姓是中国第六十六位姓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

2022-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雨虹编辑部总编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当代著名诗人、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

冯志亮先生是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先生现担任华夏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兼北京分会会长,中华儒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年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东方孝道文学院荣誉院长。

冯志亮先生还同时担任时代文学杂志社总编,中国名家杂志社荣誉总编,中国炎黄文化报文学总顾问,中国文化新闻报编委会副主席。冯志亮先生兼任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华北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传统礼仪促进会理事。冯志亮先生同时兼任北京汉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燕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中国诗词协会终身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

韦姓是中国第六十六位姓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当今韦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2%,总人口大约有430万。

得姓始祖彭祖。韦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滑县的豕韦古国。韦氏属三皇五帝之首包羲风姓后裔,《帝系谱》《元和姓纂》载:包羲太昊伏羲氏娶少典为妃,子黄帝子孙彭祖孙元哲嫡系。《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亦记载:韦氏出自风姓彭祖之后。韦氏后世子孙皆尊彭祖为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韦的定义是背离在甲骨文中,韦字像两人相背行之形,又像两足有揆隔之形,乃违字之本字,也像两手搓揉猪皮之状。兽皮有毛称皮,去毛的生皮称革,经鞣治的熟皮称韦。因此,韦的本义应是鞣皮在古代加工皮革的工匠有函(制皮铠甲)、鲍(治革)、珲(蒙鼓),韦(鞣皮)、裘(缝制皮衣)五类。

最早擅长养家猪的氏族,老猪的皮既厚又韧,可以蒙鼓,制皮衣和铠甲等,其韦字甲骨文中一支氏族特别擅长鞣皮,是以猪为其氏族原始图腾,鞣皮的技形成为族徽和氏族名称,氏族所居住的地方称豕韦,建立的城堡称郼,后来建立了国,最终发展为姓。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韦姓出于高阳氏颛顼之后。据说颛顼之子称,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三子篯铿,又称彭祖氏,彭姓。

彭国一度十分强大,称为彭伯。彭国中有豕韦之地。夏少康封彭祖之别孙元哲于豕韦,称为豕韦氏,豕韦氏一度发展得十分强盛,与大彭国氏列为夏商朝时代的五霸。豕韦,即韦,靠近同族昆吾氏,故地在今河南滑县东南,那里正是春秋时卫国之地,豕韦在夏末第一次灭于商,商改封刘累于豕韦之地,不久后又复国,公元前1208年商王武丁先后灭了豕韦和大彭,改封子姓韦侯于此,甲骨文卜辞中已证实商朝的子姓“侯韦“存在。彭姓豕韦亡国后,子孙四散,遂以国名为氏,有豕韦氏,韦氏。彭姓韦氏的历史至少有3200年。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长期处于战乱,政权频繁更迭,中原人群多次向南大迁移,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汉族中开始融人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韦姓中也流入了外族人的基因。由于在秦汉时期韦姓主体已经离开中原,向南方迁移,所以韦姓外族基因的流入主要为改姓。汉初西域的疏勒国人进入中原后以韦为姓。西汉的韩姓、唐朝的桓姓改韦姓,宋朝西夏人也有姓韦者。到清朝初期,南部和西南地区的土司中韦姓占很大的比重在归顺朝廷之后,大批土著改为汉族,当今南方地区多韦姓与土著的改姓有密切关系。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豕韦灭国之后,一部分韦人向北逐步迁移到今东北地区演变为室韦族。一部分韦人向西北迁移散居于陕甘地这,至今留下许多带韦、渭等字的地名和水名,他们主要在河南地区活动。

秦汉时期,韦人一部由彭城东迁山东孟,鲁之地,与东夷防风氏混居,形成风姓韦氏的望族。一支韦人向南逐步迁移到贵州、云南和广西,这是一支数量很大的韦人移民,他们与当地的土著混居形成了当今壮、瑶、布依、水、毛南、仡佬、仫佬、侗、苗等民族韦姓,更是壮、瑶、布依、水等民族中的大姓。三国两晋时,韦姓已经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宋朝时韦姓的足迹几乎达到南方各地,已经成为广西的大族。明末清初,韦姓踏人台湾。

宋朝时期,韦姓不足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韦姓第一大省是河南,约占韦姓总人口的26%。主要分布于河南、广西,湖北、安徽,这四省韦姓大约占韦姓总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河北、浙江、四川、江苏、江西。形成了豫鄂皖、广西两大块韦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韦姓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明朝以前,韦姓的主体一直在中原和南方,宋元明时期北方连续不断的战争,使中原地区韦姓主体人群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明朝时期,浙江为韦姓第一大省,约占韦姓总人口的21%主要分布于浙江、广西、江苏三省,大占韦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安徽、广东,福建、湖北。全国重新形成了东南浙苏皖,南方两广两块韦姓人口聚集区。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韦姓人口已达430万,是全国第六十六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2%。广西是韦姓分布最多的地区,大约占韦姓总人口的67.2%;其次分布在贵州、广东、安徽、江苏四省,集中了韦姓总人口的19.5%。全国形成了以广西为中心的向外逐步递减的分布局面。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韦姓的郡望主要是京兆、平阳。堂号中最著名的是扶阳堂。“扶阳”堂号典出西汉韦贤,韦贤是山东邹、鲁一带大儒,五世名儒。汉宣帝时被封为关内侯,后升宰相,晋封扶阳侯。

2、宗祠楹联

珠蚌有两;凤阁联双。

一经教子:五世儒名。

好男女岂为降将;真宰相莫若郇公。

红袖书笺,五云散彩;缬袍覆体,一枕留芳。

累绩石渠,图史抱藏山之秘;蜚声翰苑,蜀袍邀覆锦之荣。

3、族规家训

韦氏列祖,源远流长。国法家规,紧记心上。

遵纪守法,莫乱朝纲。爱国爱家,忠孝莫忘。

孝敬父母,长幼相帮。礼义廉耻,四维必张。

君子风范,能忍谦让。为官为吏,恶惩善扬。

夫妻平等,祸福共当。兄弟姐妹,互谦互让。

乡邻四党,和谐至上。邻里有事,竭力相帮。

为人处世,自立自强。光明磊落,胸襟坦荡。

戒斗戒讼,为善为良。戒赌戒淫,身心健康。

耕读并进,振兴家纲。扶贫帮困,共奔小康。

兴我族门,为祖争光。先祖有灵,佑尔后昌。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韦姓族谱57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韦姓历代名人169名,占总名人数的0.3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六十三位。韦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6%,并列排在第六十三位;韦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1%,并列排在第一百二十四位;韦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9%,排在第九十三位。我国韦姓历史悠久,名人志士层出不穷。

著名的历史人物有

西汉诗人、山东邹鲁韦姓始祖韦孟,丞相、扶阳侯韦贤;南朝韦氏名人韦应物梁雍州刺史韦叡,隋朝侍御史韦节;唐朝陕郡太守韦坚,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江州、苏州刺史韦应物;五代前蜀诗人、词人韦庄;清朝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鸦片战争时三元里抗英首领韦绍光;民国中共右江独立师师长韦拔群;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韦国清,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韦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