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坐,仍不免隔河相望!

2022-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囚徒的自由

前几日和朋友聊完天,突然有个问题从脑袋里冒出来:“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我get到了几分?”

回看一下我们的聊天记录,不禁发现,原来我们自说自话的成分更多。我们用自己的认知对望彼此,结果满眼都是自己的影子。偶尔能瞥见对方一眼,也不过是婉若游龙。

这让我想到我过往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体验,有时候拿起一本早年看过的书,如同一本新书一样。三年后我再度听余秋雨的文化课,其中关于《心经》的内容,和此前的理解截然不同,或者说以前压根没有理解。

我们看视频或听音频,其实和我们对谈有些类似。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时间,我们听同样的内容,听到的却有很大的不同。why?

想到这个问题,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画面。

一个皓月当空的盛夏夜晚,我和好友在一条小溪边隔岸对坐,月光如银,溪水被照得澄净明亮。我们决定要玩一个游戏,就是通过溪水来看对方。我们都非常认真的去看,我们如此的专注和投入,以至于我们仿佛看到了对方的全部。

游戏结束了,记忆投影仪开始在每个人的面前,投出他此前脑海中观看到的影相。画面里,我们痴痴地望着自己水中的倒影,我们看着自己外貌的俊朗和明媚,在溪水中翩若惊鸿。我们沉醉于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中,如同沐浴在智慧的佛光下。

画面中,我们偶尔会用力地望向对方,但是画面非常朦胧,而且也时时透着自己的底色。

看着记忆投影仪的画面,我不禁后背阵阵发冷。过去的几年我不断地学习,追求的不就是更有弹性的思维、更广阔的认知、更包容的心和更小的“自我”吗?

时至今日,为什么我依然还是陷在自己的世界不能自拔,我的眼中依然看不到更多的他人。究其原因,应该是这样的:

1、“自我”很大

我们如此的依赖“自我”而活着,真的舍不得和它分开一刻,我们就是要紧紧抱着它的大腿,和它融为一体。当“自我”太大,我们的世界是没有空间,让别人落座的。

2、自恋太多

在我的潜意识里,自恋应该是指一个人迷恋自己的外表和行为,或者是外在的穿搭装饰之类的。但是前几天听过一个说法,说自恋不仅仅包含上面的这些,还包括对自我思想和认知的迷恋。

所以,当我们和别人讨论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那么接下来的对话过程,就是双方捍卫彼此观点和立场之旅。

3、倾听太少

回看我们和朋友聊天,有时候对方刚刚说出一点信息,我们很快就会回以我们的看法和观点。我们极少会听对方说完,而且对方说一点,我们就连珠跑一发。当对话结束的时候,内容早已经面目全非,对方初始想要表达的,压根没有得到完整的表达,我们听到更是镜花水月。

4、我们的内心有固定的形状

论语为政篇中说到,子曰:“君子不器。”,那么孔子的原本意思,是指我们的能力,还是指我们的内心呢?

我想圣人如果是圣人的话,那么这里应该是指,我们的内在认知世界吧。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的认知往往特点鲜明,要么方形,要么圆形,要么是不规则形体,总有特定的形状。

查理芒格说:“当你手上有一把锤子,你看啥都像钉子“。当我们的认知是有自己特定形状的时候,我们只能接受同样或者类似形状的认知,我们无法get到其它的各种形状。

我们是如此的相信、依赖和迷恋“自我”,所以我们永远是用自己的认知,来看世界、来看别人的。这样,我们最终能看到的还是自己,或者是透着自己底色的别人。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一个真正理解道的人,他的认知世界是大象无形的。如同水一样,可以承载万物,也可以包容万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坦然的应对别人的一切观点,没有对错、没有是非、没有评判、没有有用和无用。

5、太爱投射和强加

因为我们迷恋“自我”,我们强烈的以为我们是对的,是为了对方好的,是掏心掏肺的。但是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我们的强加,往往是要把对方塑造成自己,我们要把自己的部分投射给对方。或者我们慷慨激昂,是为了让我们站在道德的高地、认知的高地、对错的高地,展现出我们对朋友的侠肝义胆、对他人的慷慨、对这份感情的投入。

6、背景资料依然是我

我们无论是和别人讨论问题,或者是帮别人出谋划策,但是我们潜意识的背景资料依然都是我的。当我们在某一领域取得突破时,如果别人向我们取经,我们会建议别人像我们一样在这一领域深耕,以至于我们忘记橘生南国为橘,生北国则为枳。因为此时此刻,我们潜意识里面的背景资料全部是我的,而不是别人的。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说法,说如果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空”,和道家追求的“道”和“无为”,假设放在一栋楼的九层。那么已经爬到七八楼的人,肯定希望身边的人都赶紧爬上来,所以乐此不疲地传道授业、拯救苍生。

《道德经》中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所以,

如果曹雪芹没有经历抄家,他就理解不了繁华落尽,也不会有《红楼梦》;

如果李叔同喜欢的那个歌女没有嫁给别人,他就理解不了什么是痛彻心扉;

如果陶渊明没有五次为官的经历,他绝不会做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定;

如果王弗和苏东坡白头到老,那么他体会不了“十年生死两茫茫”;

如果曹植和甄氏能在一起,那么他就很可能看不见洛神。

所以,当你经历过繁华落尽、经历过起起落落、经历过姹紫嫣红、经历过千疮百孔之后,幸得瞥见九楼的风光,并不代表你身边的人都可以拔地而起。

每个人的修行和造化,都有自己的定数和背景。知识可以传授,但是智慧却不可以,人生的道理要靠自己领悟。

当一个人还在一楼的时候,你和他说“无为”和“有为”,也许都是枉然。当一个人在二三楼的时候,你给他一点“有为”的建议,他或许更为受用。当一个人到了五六楼的时候 ,也许你可以聊聊你对“无为”的感受。

当屈原站在汨罗江畔的时候,渔夫曾经劝过他。但是屈原坚定的认为世人皆醉我独醒,所以渔夫便微笑着离开了,留下那两句关于沧浪之水的千古诗词。

庄子说:“形就而心和,顺而化之”

所以,自我的修行,还是从多听懂和别人的对话开始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