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新知(九)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2022-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西木栗lee

有很多人应该会像我一样,在一年/一季/一月/一天的某个时刻,写下众多个待办清单,事无巨细的陈列,虽然最后事情七七八八都能完成,但是到头来没有那种畅快淋漓的痛快感。为什么呢?

因为那件最重要的事情被你忽略了,或者是说你还没有意识到哪件事,在未来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OKR工作法》中指出的一样,最重要的事情/目标,往往只有1个。

本书曾持续位居亚马逊图书总榜第一,被评为“2015年最佳读物”。作者是一个叫加里·凯勒的美国人,他是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凯勒威廉姆斯国际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写过好几本畅销书,在全球范围内卖出了几百万本。我们现在要讲的这本书就是其中的一本,曾经在美国亚马逊网站图书销售榜持续排名第一。

【核心内容】

一般来说,我们都以为,一个人要成功,要取得成就,就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很多东西做很多事情。本书却说,要想成功,要想获得出类拔萃的成就,就要学会放弃很多事情,专注于做那件最重要的事,做一件就够了。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书名,“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一个人要成功,要取得成就,就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很多东西做很多事情。这本书的作者却说,你要想成功,要想获得出类拔萃的成就,就要学会放弃很多事情,专注于做那件最重要的事,做一件就够了。作者认为,因为这个真相实在太简单了,很多人反而不太容易相信。

有意思的是,作者加里·凯勒自己一开始也不相信这么干能行,他也用了很长的时间才领悟到这个道理。

第一部分

在他创业的第一个阶段,加里·凯勒用了10年时间创办了一家很优秀的公司。这一段时间他做得顺风顺水,所以信心满满地觉得公司很快就可以把业务拓展到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出乎他意料的是,就在这时候,公司突然全面陷入了困境,尽管他做了各种努力和牺牲,业务还是一团糟,没有任何起色。当时,他就像卡在一个陷阱里一样,拼命向周围人寻求帮助,希望有人能拉他出来。这时候,他的一位老师向他伸出了援手。

两个人一起去散步,在充分了解相关细节之后,老师开始思考要怎么解决他的问题。等他们散步快结束的时候,老师已经想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了。老师问加里·凯勒:“你觉得如果要扭转现状,你需要做些什么?”加里·凯勒很困惑地摇了摇头。老师在墙上写下了14个关键的职位,说,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能扭转整个公司的尴尬处境,那就是把我标记出来的14个关键职位指派给真正能够胜任的人,只要你选对了这14个关键职位的人,整个公司就能朝好的方面发展。加里·凯勒非常震惊,他不敢相信解决方案竟然这么简单。他问老师,这个解决方案是不是应该再稍微复杂一点,多做几件事来扭亏为盈会不会比较保险。老师简短有力地回答说:“不需要。耶稣只需要12个门徒,你只需要14个关键职位上的人。”

这个时刻,在加里·凯勒的人生中可以说是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和老师讨论之后,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把自己给解雇了,他从公司 CEO 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开始专心去找14个关键职位上的人。结果怎么样?他找到了14个关键的人。不到3年,公司就实现了持续盈利,而且利润连续10年以40%的速度增长,从一个地区性的公司迅速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公司。

这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和这14个关键人讨论工作的时候,加里·凯勒会先简单总结一下他们在当前阶段承诺完成的几项工作。让他头痛的是,这14个人虽然能完成他们承诺他的大部分工作,但有时候最重要的工作反而没完成,导致他们的工作陷入了困境。加里·凯勒尝试着和他们沟通,简化他们的工作,从“本周需要做的几项工作”简化成了“本周最重要的三项工作”,然后简化成“本周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但还是看不到效果。最后,他决定试试“只做一件事”这个办法。他这样问他们:“你本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什么?哪一项工作一旦完成,就能让其他工作变得简单或者不太重要?”这个办法是他绝望当中想到的,但它又一次带来了惊喜。之后,这14个关键人的业绩直线上升。

因为有这两次陷入困境的经验,加里·凯勒开始总结公司状况和他的做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公司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都是他专注于做一件事的时候。加里·凯勒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那些成功的人为什么能够完成更多的事,达到更高的目标,赚到更多的钱,拥有的东西也更多?如果我们把时间看成一个人事业的原始资本,那么每个人的原始资本都是每天24小时。成功的人是怎么分配他们的原始资本并且得到远远超过别人的收益的?加里·凯勒认为答案就是:成功人士的所有行为和精力都紧紧围绕着他们的目标,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放弃了很多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情,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想要取得最好的结果,就要尽量缩小目标。但大部分人不太相信这点。他们认为要做成大事,一定会消耗很多时间,一定会经历很多波折,所以他们把计划排得非常满,日程紧张得不行,结果成功却离他们越来越远了。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想面面俱到,很可能会筋疲力尽,哪头都顾不好。你一心想要多面开花,结果反而降低效率。压力太大会让你没法按时完成任务,吃不好,睡不着,没时间运动,没时间陪家人和朋友。在加里·凯勒看来,这是误入歧途了。成功其实是有捷径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把你的时间、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上面。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平时都不是这么去做的,因为我们对成功有很多误解。我们平时听了太多关于成功的谎言,实际上这些谎言会误导我们、阻碍我们获得成功。

第二部分

因为这本书讲的是“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所以加里·凯勒特意搜集了很多和这句话冲突的格言,比如说“每件事都很重要”“同时做几件事效率会更高”“自律和意志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认为这些全都是谎言。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每件事都很重要。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有些当天没做完还要顺延到第二天,然后,事情越来越多,积压在那里根本做不完。我们忙碌得超出了正常的负荷,但成功并不因为我们忙碌就接近我们。我们多劳但没有多得,因为我们的忙碌很多都是盲目的。误以为每件事都很重要,想把它们都做完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为了做完所有的事,我们不得不寄希望于时间管理。列出“待办事项清单”的确是一个有用的办法,这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但我们也经常会被清单限制,好像非要把清单上列出来的每一件事都做完不可,而且,我们处理事情的先后顺序无意中也会被清单影响。

成功人士处理事务的方法和普通人不一样,在做出决策之前,他们会充分思考,直到找到主要任务,然后把主要任务当作核心,围绕着主要任务做其他事。他们很有可能会先做普通人一般会推迟的工作。对待办事项,他们也有清醒的认识。相比繁琐冗长的“待办事项清单”,他们倾向于列一张短小精悍的“成功清单”。

成功人士是怎么把普通的清单转化成成功清单的呢?我们来看一下约瑟夫·朱兰的发现。朱兰是一个破译密码的大师,对科学和商业领域都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他的成就引起了通用电气公司的注意。通用电气邀请他参照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理论,检验公司为管理层设计的薪酬分配方案是不是合理。

在19世纪的时候,帕累托经过计算提出了一个看法:世界上20%的人口占有了80%的财富。这本来说的是财富分配失衡的问题。但朱兰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一条普遍规律。后来,我们把这条规律称为“二八法则”。二八法则认为,带来大量成果、产出、回报的,往往是少量原因、投入、付出。也就是说,对于成功来说,分配也是不公平的。很小的投入获得很大的成功这种情况是很多的。所以有选择地付出,才能有效获得回报。加里·凯勒自己就是这样。几个决定性的时刻使他获得了今天的成就,就拿投资来说,他的绝大多数财富都来自少数几笔正确的投资。所以,我们可以参照二八法则,把“待办事项清单”转变为“成功清单”。从你要做的事当中,挑出最重要的20%。再在这20%里面缩小范围,直到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

关于成功的第二个谎言是“同时做几件事效率会更高”。

既然做最重要的那件事是关键,为什么我们还要同时做其他的事呢?2009年,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做了一个研究。他想看看所谓的“多面手”是怎么同时完成几个任务的。他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他自己没有这种能力,所以曾经非常羡慕那些能做到的人。这位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发放了200多份问卷,调查学生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情况。他们把调查对象分为经常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人和不经常这么做的人,并推测:经常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人工作效率更高。但结果出乎他们意料之外。这位教授说:“我原本以为多面手一定有某种神奇的能力,结果发现他们根本就抓不住重点”。他们看起来好像每方面都兼顾到了,没什么事能难倒他们,实际上每件事都做得不怎么样。

所以说人能同时兼顾几件事只是一个美好的谎言。问题在于,这种做法现在非常流行,很多人认为应该同时兼顾几件事,而且对此不遗余力。我们常常把这样的做事方式当作效率高的表现,经常讨论要怎么掌握这种技巧。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也把它当作一种有明显优势的能力,但其实它只是一个“盲目的谎言”,同时处理几件事,既没有效率也很难成功。如果你尝试同时做两件事,结果是要么根本做不到,要么两件事都做不好。有句话说得好:“同时处理几件事等于同时搞砸几件事。”

有时候我们确实可以同时做两件事,比如说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一边吃饭一边看地图,但我们不可能同时做两件需要我们专注的事。奇怪的是,现代人特别喜欢给别人留下“多面手”的印象。比如说,一边做事一边听音乐,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一边吃饭一边玩于机。有时候我们不是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是一直在暗示自己要同时做更多的事。原来做一件事的时间,现在我们希望可以做两件事甚至三件事。

就说我们的工作场景吧。我们的办公室就是一个要求每个人都有“三头六臂”的地方。你正专注于眼前的某个项目,突然就有人咳嗽起来,问你有没有止咳含片。办公室里的电话声此起彼伏,任何人都没办法幸免。邮箱里的邮件好像永远都处理不完,手机不停震动提示你又收到了新消息。一堆快递还没有拆,一堆事情还没有做,却总有人无休无止地问你事情的进展。分心、干扰、中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调查研究显示,一般来说,员工在办公室每11分钟会被打断一次,他们每天有1/3的时间花在从干扰中恢复的过程中。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得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任务。

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在任务中切换来切换去?这样的说法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研究人员发现,切换任务可不是没有成本的。如果是简单的任务,多消耗的时间成本小于等于25%;如果是复杂的任务,多消耗的时间很有可能超过100%。结果我们在一个工作日里平均有28%的时间浪费在任务切换上。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为“多面手”这个形象付出了多么高的代价。

关于成功的第三个谎言是“自律和意志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成功和意志力捆绑在一起,好像有了意志力就一定能成功。但问题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意志力可不是你随传随到、想有就能有的,同时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你可以把意志力想象成手机剩余电量的指示条,每天早上,它可能是充满电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不断使用你储存的电力,它就被消耗了,你需要找合适的时间重新充电,而不能一直使用它。我们大家都知道要有计划地使用有限资源,却没有把这么重要的意志力当成个人的有限资源来规划,这么一来,到我们真正需要意志力来完成重要任务的时候,它可能已经耗光了。

现代研究表明,意志力确实会转瞬即逝,能量巨大却并不持久,动用意志力之后,我们血液里的葡萄糖含量会急剧降低。我们可以把意志力看作一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恢复的有韧性的“精神肌肉”。如果在一件事情上用的意志力太多,又不等它恢复就投入下一件事的话,我们的表现就会令人不满意。这个时候你需要给大脑补充养料,比如吃一些能缓慢升高血糖的食物,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所以,想要利用好意志力,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把握好时机,在每天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在意志力衰竭之前把它做完。

自律同样不是一件可以信手拈来的事。从人性来说,你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时每刻自律,而是应该通过固定的训练方式和足够长的训练时间来养成某个习惯。成功的诀窍就是选准一个正确的习惯,训练自己养成这个习惯,当这个习惯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在别人看起来你就像是一个自律的人了。刚开始培养习惯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特别困难,但只要习惯养成了,保持它比养成它容易得多。

那么,需要多长时间,自律才能变成习惯呢?伦敦大学的调查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答案: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我们有时会被鼓励说21天就能养成一种习惯,但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别太早放弃。澳大利亚的研究者还发现习惯养成过程中有一种光环效应。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好习惯的学生普遍反映压力比较小,冲动性购物减少,饮食习惯更好,看电视的频率降低,甚至攒着脏盘子不洗的情况也有改善。这说明保持好习惯不仅越来越容易,而且能给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好处。

我们都知道游泳冠军迈克尔·菲尔普斯,小时候他被诊断出患有注意力缺失症,他的幼儿园老师这样告诉他的母亲:“菲尔普斯总是坐立不安,没法安静下来,抱歉,你的儿子完全不能集中精力。”但是,这个似乎与专注和成功不沾边儿的青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他母亲自豪地说:“迈克尔的专注程度让我惊讶。”他的游泳教练也称赞他的专注力是“最厉害的武器”。菲尔普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秘密就在于他多年以来的训练习惯。从14岁开始到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菲尔普斯坚持每周训练7天,每天在水下时间6小时,从不间断,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分配给了这件最重要的事。这种自律和习惯让他在泳池里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三部分

弄清楚这几个关于成功的谎言之后,我们可以回到这本书的主题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但到底是哪一件呢?你需要问自己一个关键的问题: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为什么做了这件事,就会让其他事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再必要?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三个部分。

一、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这个问题激发你去行动。“最重要的事”意味着答案是一件事,一件具体的事,而不是很多事。尽管你可能有很多选择,但你要做出判断,否则你就没法继续去做第二件事、第三件事。你必须选择一件最重要的事来做。“我能做的”提示你要采取可能的行动。“能做”,不是“必须做”“可能做”或者“将会做”,有很多事我们必须做、可能做、将会做,但永远不去做。因为“能做”而去做,这种力量比“想做”要大得多。

二、做了这件事就会怎么怎么样,这是在说你的答案必须达到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让你从“随便找件事做”转变为“为了某个明确的目标而去做某件事”。“做了这件事就会……”是说,你必须深挖下去,因为做了这一件事之后,接着就会有另一件事发生了。

三、让其他事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再必要。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你必须找到这样一个支点,让其他事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再必要。做了最重要的那件事之后,你就会发现为了实现目标而要做的其他事其实少花点力气就可以做成,或者压根没有必要去做。你可以对琐碎的事情“视而不见”,就像给自己戴上一个眼罩。这样你才有可能改变你的生活轨迹,心无杂念地去做那件最重要的事。

关键问题会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引领你找到你最重要的那件事。在不同的时期,你只需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重新思考关键问题是什么就行了。

一个人要拥有幸福,最重要的是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事业,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当我们每天在做的事逐渐地达到一个目标时,幸福感就会随之而来了。取得成功的方法,就是了解什么对自己真正重要,并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来实现它。

本书的作者加里·凯勒给出了一个很实用的建议,就是倒推法。首先考虑长期目标,然后一步步往回想,倒推出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请想一想:

·为了长期目标,我未来5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5年目标,我今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今年的目标,我本月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本月的目标,我本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本周的目标,我今天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今天的目标,我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把所有目标一个个联系起来,直到你找到当下最重要的那件事。举个例子吧。有人曾经问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杰瑞·宋飞,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喜剧演员?宋飞说是每天写一个笑点。他的方法是在墙上挂一幅巨大的日历,哪天写下了笑点,就在当天的日历上打一个大红叉。他说,这列红叉会越来越长,他会很希望看到它继续下去,而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它断开。所谓坚持不是长跑,而是由很多次短跑串联在一起的。

总结

以上就是《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作者告诉我们,关于成功,过去我们有很多误解,我们以为想要事业成功,“每件事都很重要”“同时做几件事效率会更高”“自律和意志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这些都是关于成功的谎言。想要取得超常规的成就,你必须知道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个核心目标,一步步倒推,找到当下最重要的事。现在就想想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是哪一件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