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也要过出大格局
这一年日子过得越来越懈怠,尤其是这个冬天。以前都是有事没事早起的我,这一年却变成了凡事尽量不安排在早晨,能在床上多赖一会儿绝不早起。深究这个变化的起因,应该是源于这一年开始时的生活。
这一年从带着病身子在医院颠簸开始,自己还是个病人,却愣是在医院里陪护了一个多月的病人,回来后也是一个人苦哈哈的照顾生病的那人,好不容易这边照顾的有点起色了,妹妹那边又要手术了。接着又是来往医院半个月,等这一切消停下来后,才发现自己整个人的状态也不好了。每天软塌塌的提不起精神来,而就在这段没精打采的日子,这个生活规律,作息时间什么的全被打乱了。回望这一年前半年五一前的时间,几乎就是和医院杠上,心里的无力感就会增加几分。
我承认医院去的多了,人会看淡生死,但也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我想我现在就是这样,再也没有了以往埋头赶路的那个劲头了,精力是真的跟不上了。当然主要还是经历了一些事后,对自己变得宽容多了,在不会像以前那样苛刻的要求自己。安于当下的生活,也许是对我现在生活状态的最好写照吧!以前以为每天都要鸡血满满的生活,稍微的懈怠都是对生活的亵渎,现在却认为睡个懒觉也不会损失几个亿,大不了就是少出去跑个步,家里的少拖一遍而已,根本不影响什么生活质量。
随性,随意,随喜就是我对现在生活的看法。
自从年中从医院奔波消停后,我就开启了断舍离状态,物质极简,生活极简,关键是人际关系极简,心里堆积的思绪极简。开启一切从简以后,我觉得我过得随性多了。不再担心自己的一句话,一个行动会不会造成不好的结果,或者惹别人不开心之类的,计较少了,纠缠少了,生活就简单了,生活简单了,自然就轻松了。
将自己从生活的激流中释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心修养上,将更多的付出给予最值得的人身上,这就是现在我的生活理念。断舍离后我发现生活中值得我关注的人和事其实真的不多,就像发现我一个人需要的衣服也并不多一样。人的欲望源于对物质的渴慕,所以减少欲望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控制物质的泛滥;其次身处纷纷扰扰的人世间,最扰乱我们身心的往往是对身边人,身边事的在乎,当你减少了在乎,也就减少了烦恼,生活也才能真正的变得平淡起来。
当然断舍离的目标不是让生活变得凑合起来,而是生活得更加有品质起来。断舍离后我对生活的要求不再是向外索取了,而是开始向内求。而这样的内求,让我更加注重自己生活的质量。小日子也要过出大格局,就是我对自己生活的总结。
断舍离后我也有了更多精力开启内秀状态,闲暇时间变得忙碌起来了。工作之余,家务之外,除了在家伺花弄草之外,还有大量的爱好等着我。如阅读,码字,瑜伽,习字练习葫芦丝,而这一切几乎占据我所有的空余时间,让我不再有时间纠缠在那些与己无关,不再重要的事务中了。这一段时间早起是有了赖床的问题,但也不算对生活有影响,因为醒来的时间其实也没变,只是对之前的生活规律做了一个大的调整。以前一醒来就考虑早餐,锻炼,收拾房子,整理花草之类的事,现在是醒来后会赖在床上先完成日更,在再开启一天的生活。
我对这种调整目前还是很满意的,早晨天气冷,在床上完成日更更好地保护了自己,防止受凉感冒。其次早晨完成日更后,下午阅读,练字,练习葫芦丝时就不用操心日更完不成了。当然码完字,一边收拾早餐,一边还是要简单的拉伸一下身体,也是很有必要的。老年大学一周三年瑜伽课,显然量有所不足,因此自律练习瑜伽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说到自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生活极简是肯定的,但是这种极简也不是以一简到底的,而是说物质上做减法,精神上做加法。这也是我所谓的向内求生活的最核心理念。
雪小禅说: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深以为然。现在的我人际极简后,感觉身边一下子变清静了,空闲时间也多了很多。我独享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远离了无聊的纷扰与应酬,拥有了高质量的独处幸福。正如林清玄所说,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独处,让我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也让的我内心变得柔软丰盈。人生已过半,该经历的已经经历,该体验的也已体验,我终于可以与自己对话,终于可以不再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人际关系,或者生活奔波忙碌上了,终于可以安静的坐下来吃一顿早餐,终于有了再次寻觅自己的资本。
物欲和人际的极简,让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净土,让我能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让我能在自己的精神家园探索,享受着自由的欢愉。它也让我焕发出了青春的色彩,让我能及时隔离来自各方的负面信息,让我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小世界。在自己的小欢喜里轻吟浅唱间,清欢世界犹如一汪清泉,滋养洗涤着我,生活也因为极简而变得意义无穷。
我所谓极简生活,即在生活中,什么都不浪费,只拥有真正需要的东西。极简生活,让我摆脱了对人际、物欲的执念,让我开始勇于面对自己的内心,开始活出真正的自我。与我极简,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习惯。
极简生活,不是对生活的妥协和凑合,而是一种小日子也要过出大格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