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眼看诗佛——听中山大学钟东教授讲座
今天下午,在华严寺法堂聆听了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献研究所钟东教授的讲座——《王维诗中的空山》。
讲座主持人是华严寺的顿生法师,法师也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出身,是博士后,也曾在大学任教,后出家为僧,潜修佛法。可以说这场讲座,是两位高学历的的精英,为我们进行讲学开示。
讲座开始前,法堂布置庄严肃穆,所有听众,自觉屏息止语,庄重严肃,静候教授入场。
教授依时入场,带大家礼佛三问讯,然后顿生法师为我们做了简短介绍:
钟东教授,刚从日本访问回国,应东方问禅活动邀请,特来讲学,教授来自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献研究所,师从名门,修学谨严。
介绍毕,教授开讲,声音极谦虚极柔和,如清流浸润,如春风抚面。
佛眼看诗佛——听中山大学钟东教授讲座教授首先从一小学教师所写论文提出话题,王维诗中的“空山”与“青山”有何不同,提出“空山”是王维的精神意象的观点。
教授接着便从魏晋文学进行“空山”一词来历的考证认为,“空山”一词在先秦文学中几乎从未出现,到了魏晋时期,受大乘佛法的影响,诗文中方有“空山”出现。如东晋道教祖师葛洪弟子黄野人(即俗称黄大仙)诗云:“长啸两三声,空山秋月白”,这里的空山已非字面上的“空山”,里面已含有精神层面的内涵。
可以说唐朝之前的诗文,已有不少“空山”意象的存在,经考证,几乎都与大乘佛法的传入有关,在魏晋时期,已有“佛影传说”,即诗人们在山水田园之间,观想佛影法身,里面已含有人们对佛家清静法身的追求。
而到了王维这里,“空山”的意象,在其诗文中出现了19次之多,且与意义相当的“空林”“空潭”等更是反复出现。
佛眼看诗佛——听中山大学钟东教授讲座那么王维的何以运用了这么多“空山”的意象呢?
首先王维出身于佛化家庭,特别是他的母亲笃信佛法,其兄弟们无不吃斋信佛,其自幼身受佛法的影响。
其次,在唐朝时期,人们更有修道隐居而获得良好声誉的风气。
再次,王维本身经历了安史之乱,宦海沉浮,更是追求一种身心超脱的修道境界,对官场常怀有厌离之心。
但王维出身唐朝大族,家学深厚,本身才学极高,尤善音乐与绘画,其书法文采均冠朝野,其自身影响力极高,因此其官位也越做越大,直至右丞相一职,可以说位高权重,但他却选择了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茹素,布衣,离欲,过上了一种亦仕亦隐的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王维有大约十年时间,跟随一位专修《华严经》的法师学佛,其必然又深受华严经教义的影响,并且他还专门写有关于六祖慧能法师的碑帖,至今流传。
从这些经历,不难看出,王维绝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山水田园诗人,不是一个暂时从山水田园之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诗人,教授认为,他是一个见悟到了佛家空性与自性的山水诗人。他的诗中的“空山”,是实景更是心相。由观山水而观心相。可以说,王维的山水诗,是佛化的山水诗,王维其人,出身于佛化家庭,他也是佛化的人。
教授补充讲解,如何理解“空”,我们所看世界,全是从“有”的层面,而“有”是如何产生的呢?一切“有”,都有一个“缘起”,因为缘俱足,所以才会“有”,但一切“有”,都会有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其性本空,因缘而有。这就是所谓“缘起性空”。
王维应是看到了“有”的本相即“空”,所以正如顿生法师最后补充讲解的,空,指的是无染,清净,内心的清明、澄彻。是佛家的“空性”“自性”。
佛家讲“四大皆空”。佛教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四大元素。这四大,构成了一切的“有”,但其性本空,修行之人最后要看破物质,不拘于肉身,不为生老病死所执,也就是看到了“有”的本相,即是“空”,就是见到了佛性。
那么王维,便是看到了佛性之人。他的山水诗,就是佛化的诗。
后来有听者提问:王维诗中讲看“空”见性,但他为什么又官越做越大,且当时唐朝人又有以隐居而获得美好声誉的风气,他们是不是只是把学佛修道做一个上升的工具呢?还有人问,王维看空,是不是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相背离呢?会不会让人越学佛越走向消极避世呢?
教授与顿生法师均给我们开示:
学佛不是消极避世,反而会促使人们更好地活好当下,解脱烦恼。
其次要理解诗人的文学语言,在于抒情,在于抒发表达那种修道的情怀,但并不等于他们要放下自己的生活与事业。正如我们现在很多人,也会写诗表达一种看破红尘的情怀,但并不等于他们要出家做和尚一样。而且反观王维,在他的诗中,有很多歌颂壮美山河的诗作,更有很多激昂奋发的诗句。所以说,学佛, 是为了改善自身的内心世界,向着清净、光明、慈悲的方向努力,而不是消极避世。
教授最后以王维的《过香积寺》一诗为例进行深入讲解: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其中“空潭”意象,同样如“空山”意象一样,是实景,更是心相,空潭绝对不是没有水的潭,而是清净无染无杂澄彻的潭,就如同没有贪、嗔、痴、欲等种种欲念的心,只有潭水空下来,清净无染,水中的虫蛇才会显现,才会无所遁形。而人的心,只有静下来,空下来,心中的欲念才会显现,才会无所遁形,此时,唯有安于禅境,观照自我,才会发现,潭水中的毒龙,就是那个充满欲念的自我,就是那个充满烦恼的自我,观我,观心,观空,欲念消除,而烦恼解脱。
诗人就是这样,以山水观照法身,以山水观照自身,进而见到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