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丧偶式育儿:你这样杀死了自己的老公

2017-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不费力夫人
丧偶式育儿:你这样杀死了自己的老公

昨天,表妹小丽更新了一条朋友圈,

婚姻太累了,坚持不下去了。

然鹅,并没有人安慰她。

因为这已经是这个星期的第三次了……

这才是周三好嘛!

01

曾经看了一个段子,

男女婚姻里有无数次想掐死对方,大都发生在生娃后的第一年。

小表妹的朋友圈生动的演绎了这个段子。

宝宝初生时,晒的照片是

老公半夜起来喂奶。

边抱孩子边打盹儿。

配的文都是感动又温馨

“凌晨三点的奶爸 心里好暖”

“宝宝折腾了半夜,爸爸一直抱着,心疼”

慢慢地就开始转发心灵鸡汤:

《全世界都欠陪睡妈妈一个拥抱》

《全职妈妈:我只想好好睡一觉》

然后,画风变成了这样:

《丧偶式育儿:爸爸去哪儿了》

《丧偶式婚姻,我该怎么继续》

大家开始都轮番安慰,最后也就不咸不淡了。

因为我们都知道,

她在朋友圈里转发的文章,贴的照片,都不是给我们这些“朋友”看的,是希望自家老公能发现她的委屈。

02

很多文章都吐槽爸爸是最没用的母婴用品。

根据原因分为:

家人太多,爸爸插不上手型。
手脚太慢,做得不好被妈妈嫌弃型。
觉得育儿是女人的事,只交工资不插手型。

但我们身边还有这一型老公,与小表妹老公一样,

他们会换纸尿裤,会哄睡,会冲奶。

多跟宝宝玩一会儿,就会被老婆们夸上天。

家里老人并不大包大揽,看娃人手经常不足。

但他们就。是。不。带。娃。

老婆在忙,娃在闹,爸爸在刷手机听不到。

带娃玩两分钟,就会爆经典句式:

“老婆,宝宝要吃奶/睡觉/找妈妈”。

如果你真的有事,比如外出或者感冒,他们也能把宝宝照顾得好好的,

等你一完事,他们就歇菜了。

为什么老公就没有带孩子的热情呢?明明我们也很鼓励他们啊?

直到我看到西尔斯的这段话,

我才觉得我们妈妈可能犯了3个本质错误。

03

西尔斯医生在育儿百科中说,

爸爸不只是一个照顾妈妈的支持者,也不只是妈妈离开时的替补,而是对宝宝的成长有特殊贡献的人。

001

我们否认了爸爸自己的独立价值

爸爸好像在育儿方面一直活在妈妈们的阴影中。

我们说要父亲参与育儿,实际就是要爸爸去做妈妈的事。

比如哄宝宝,给宝宝洗澡,换尿裤等。

你可能会说,宝宝就这些事啊,不就是这些工作吗?

并不是。

这其实只是妈妈的事,细心的妈妈们很擅长的事。

所以爸爸们做起这些来总显得笨手笨脚,手忙脚乱。

爸爸的事,其实是精神上的。

西尔斯医生说,宝宝们喜欢听爸爸的声音,男人发音的频率比女人低。

宝宝偎依在爸爸胸膛更有安全感,因为爸爸的手臂更有力,胸腔更温暖。

宝宝还喜欢被爸爸用各种怪异的姿势抱着,倒立着,举高高,都让他们很兴奋。

我们经常太过强调对宝宝的身体照顾,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小婴儿。

就像我们忽视了爸爸的独特作用,只允许他们变成妈妈的后备军。

002

我们毫不在意爸爸们的好奇心

爸爸们对宝宝是没有耐心的。

只有极少的妈妈愿意正视这一点。

更多的妈妈总是试图用责任感让爸爸加入到育儿阵营。

但恰恰让爸爸们感觉到压力,逃得远远的。

我家爸爸面对9个月的十一明显不耐烦。

因为十一总是扔东西,之后又闹着捡起来。

宝爸捡了几次就甩手不干了。

这个时候宝妈就要出场了。

我也是看西尔斯以后现学现卖,告诉他,

十一正在发展手指运动,他以前只会用手抓,现在正在学着操纵指头你注意没?

十一不停扔东西又捡,说明他的大脑在飞速发育。这是在建立因果联系哦,他开始要了解世界啦。

引导几次后,宝爸完全被宝宝这个新物种勾起了兴趣,像科学家一样对宝宝各种细致观察,恨不得要写观察日记啦!

男人的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大男孩。

不要用责任感压迫他,勾起他的好奇心,让他快乐的与宝宝相处。

003

我们以孩子的名义发泄情绪

有天晚上,十一频繁夜醒,我几乎整夜没睡,看着宝爸在旁边呼呼大睡的脸,恨不得上去踩两脚。

第二天宝爸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对我说,

老婆,昨天辛苦你了。

我瞬间就觉得今天再熬个夜也没关系了。

我们照顾宝宝大都是乐在其中,不会像完成工作一样,计较是你多干还是我多干。

但还是渴望老公体谅我的辛苦,别理所当然。

可是,自己说自己辛苦又觉得矫情。

所以,就打着孩子的名义怪老公不带娃啦,事情都给老婆一个人做啦……

潜台词就是:快来夸夸我,心疼我,我也是个宝宝!

其实,就像我的小表妹一样,她是全职妈妈,家里还有公婆帮忙,哪里需要老公做多少事呢?不过就是想要一句心疼罢了。

但是,妈妈们拐弯抹角的需求,爸爸们真的听。不。懂。

他们一边摸不着头脑,觉得你无事生非。

一边觉得你絮絮叨叨,面目可憎。

04

总听到有的妈妈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老公:

老公没责任感。

自己牺牲了那么多,老公还理所当然。

你对,你对,你都对。

那又怎样?家就是不讲理的地方。

老公不会因为我们转发几篇鸡汤,发几个段子就改变,最终还是自己憋屈。

婚姻也是一场博弈,

谁受损谁改变,

与其顾影自怜,不如分清敌我形势,跳出丧偶式育儿的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