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癫痫(11)

2018-01-04  本文已影响12人  潇歌子

    经过实际临床治疗和心理咨询结果,我对某一类的癫痫病人,得到相当具有革命性和启发性的看法:患有癫痫的儿童往往生长在过度保护的家庭,父母(或祖父母)用完善保护的方式来养育他,使他成了“温室中的花朵”。这些父母有个共同的坚定信念:世界是不安全的,周遭都充满了危险,由此亲子双方在潜意识达成了某种共识及合作,形成某种共生或共依存的关系。在这类型的亲子之间,只能容许“好”的情感联接,小孩只会取悦父母,正常的叛逆和愤怒情绪全受到压抑而无法宣泄,造成儿童正常的个体化过程也受到压抑。

    毫无例外,癫痫症症的病人害怕“释放自己的力量”或“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会伤害到周遭的人,内在能量不断累积的结果便是一次次的癫痫发作。

    我曾经有个病患,一直长到七个月大时才被蚊子叮了一口,便招致父母受到奶奶严厉的责备。所以直到国二还不被允许独自过马路买早餐,更不用说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了。因此,他的整个人格无法与实际生理年龄一致成长,即便在学校受人欺负,也只会将愤怒压在心中,因为成长环境令他学会:表达愤怒是“坏”的、不安全的,可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所以他从未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正常的愤怒和攻击性。

放手让孩子自主成长

    当孩子的人格不能跟上脑部成长的脚步时,当然就无法因应身体体能的增加伴随而生的能量。于是在大脑发育时,这些能量便积留在脑细胞当中,只要脑细胞将囤积的能量一瞬间大量释放时,他便会失去意识、手脚抽搐,持续数分钟后才能恢复清醒。这是脑部自我保护的机制,否则细胞将受到更大的损伤。

    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我用“双管齐下”的方式:首先,教导人格去认识内在的攻击性情绪,引导他表达真正的感受。因为他先前无法感觉愤怒情绪,无法去面对、接纳,并有效地去宣泄攻击性情绪。其次,我着手作“家族治疗”。因为,当父母看到可怕的发作过程时,只会令他们更恐惧,更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世界,而想尽法子将他绑在身边。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孩子无法日渐成熟,永远只能做父母身边的乖孩子。我曾有位个案,病人已经上高一,但是和父母相处时的表现,却还像是个小六的儿童。

    若是癫痫的病史长达十年以上,有时会导致病人社交能力甚至智商的退化,还可能转成精神症状和攻击行为。所以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我会与整个家族合作,希望能帮助孩子学习独立自主,不再剥夺他的能力,促成他在心智方面追上真实年龄的发展。这种方法最后常能收到神奇的效果,大大减少病人的发作频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