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寂寞圣哲1⃣️
2020-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FatDanny

这次将其中写老子的“颠倒的社会与哲学”看完,有点认为为什么书名叫《寂寞圣哲》了。何为“寂寞”对于我上次所讲应该有补充。“寂寞”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不被人了解的寂寞;“孤独”是饱满的,,它是一种沉淀,之后的思维是清晰的,这点的看法我还是没变。但“寂寞”比“孤独”多的就是那种没人赏识低落的感受。他们这些哲人虽然表面上被万人追捧,但真正能了解他们内心深处寂寞的人又有多少?这是一种内心空虚,,多么的可悲!
就像老子说的“众人都兴高采烈,像赴宴、如游春。而我不显露自己,淡泊宁静。……众人各自有所得,我独顽冥又卑劣。我与众人本不同,依道生、随道死。”或许真正的哲人就是这么“不食人间烟火”。就像顾城先生他的词,每一首都能让读者回到当时,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就像佛楼拜的小说,用他独有的方式批判着社会:就像张学良在军事上的突出……然而他们都是这么的“与众不同”。但他们有的才华是不可磨灭的,对于老子而言他是更可悲的,他的不被认可不是他自生,而是这个颠倒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跟上他的思想罢了。
其实,在现在这个21世纪的新时代,又有什么改变呢?就像余秋雨先生得肝病住进医院,感受却是:我病了,社会也病了?中国上下五千多年多少哲人在寻找那“世外桃源”,他们称曾经是“世外桃源”,又有多少的曾经呢?多少的曾经还在寻找曾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