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生活即旅行随笔散文

【向往的生活】

2018-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EDISON333
【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一日清晨,伫立窗前,忽然间闪念,我向往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

相信很多人,很多瞬间,也想过这件事。

更相信,很多人,在很多地方,正在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大冰的书里描述过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

而那些都是距离你我生活很遥远的,但也是我们终其一生在追逐的。

上周末参加了一个小妹妹的婚礼,第二次去到那个村落。

苏北的农村,偏远,辽阔。

从出门那一刻计算,开车,火车,转车,出租车,总共花了十三个小时。

因为没有飞机,高铁,所以,我再次重温了绿皮火车。

停靠了一个极小的站。

没有自动售票机。只有一个人工窗口。

整个大厅,只有一个旅客在候车。

广场上,一群大爷大妈在跳舞。音乐很响。周围寥落。

十月的空气,清冷。

门口除了电动三轮车和面包车招揽生意,就没有什么人了。

从那一刻起,我就在努力的想象想要的生活。向往的日子。

------------------------------------------------------

有人写过,一房,二人,三餐,四季。

首先,有一所房子。

朝阳。有院子。有树。有植物。有田地。有水。无贷款。

交通方便,居住安全,网络通畅,快递可达。

我是一个比较宅的人,不喜应酬。

喜欢的人可以包容,但不喜欢或者讨厌的人,是会表露的。

为了彼此不尴尬,放弃无效的交际。

其次,有一个深爱的人。

活在这个世界上,若没有爱,一切都很荒凉。

我在不久以前才发现这个道理。

所有身外之物都可能会失去。包括工作随时都可能被替代。

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

但父母和爱人却是一辈子的牵系。

前者给予你生命和无私的关爱。

后者陪伴你余生,与你一起分担分享。

爱人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和懂得。

所有一切都能参与,都能交流。

所以,后来看有人说过一个关于对未来伴侣的要求,只有三个字。

聊得来。

人生越到后期,能够聊得来简直就是最棒的一半。

最怕那些貌合神离,为了某种利益捆绑在一起的人。

往后余生,只愿能与深爱的人度过每一分钟。

第三,一日三餐,亲手制作。

汪曾祺说过,喜欢为别人的做饭的人比较不自私。

我曾经很自私,基本上远离庖厨。

大概也因为父母宠爱,自己排行居末。

所以,家中无论大小事务,皆不用我操心。

他们唯一心愿就是让我好好读书,结果,越读越呆。

到后来进入社会基本上属于小白那一类,什么都不会。

之后,才慢慢的开始补课,开始学着做饭,炒菜,烘焙。

后来,居然喜欢了。尤其,去到每个城市都愿意去菜市场逛一圈。

亲手触摸一下那些新鲜的蔬菜,看看那些没有见过的,没有吃过的东东。

饮食偏素,近来尤甚。

看到那些活物被宰杀,瞬间没有了食欲。

最近连大闸蟹都快戒了,实在不能容忍它们在锅里被捆缚的挣扎。

大概,有佛缘。或许,会出家。

当你洞悉生活的本质,知道人生的所向。

就会有了心静如水的体验。

想学很多菜系,想做给喜欢的人吃。

哪怕过程缓慢,冗长,复杂。但,很享受给心爱的人做饭的感觉。

人间烟火,没有烟火,哪来人生。

最后,顺应四季,按时出行。

我喜欢旅行,随机的,基本上很少攻略,随遇而安。

这几年开始做些功课,毕竟,很多地方都距离比较远。

能够把时间安排的合理才能旅途愉快。

因旅行,爱上了摄影。

因阅读,爱上了文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

记录沿途种种,记录所思所想,记录所有的瞬间。

可以是日记,可以是散文,可以是故事,可以是小说。

可以是照片,可以是收藏,可是是历险,可以是探索。

可以是任何。

喜欢《侣行》的那一对。

想带着心爱一起走天涯,看世界。

写到这里,瞬间明白自己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清晨,在爱人的怀里醒来。

洗漱,做早餐,运动。

看新闻,财经,做投资。

阅读,写作。

做午餐。午休。

拍摄,修片。

听音乐。下午茶。

看电影。写日志。观感。

与爱人散步,交流。

十点前上床休息。

周末旅行。

每月短途。

每季长途。

每年国外。

每周看望彼此父母,相聚。

每年做好规划,计划落实到每天。

保持对生活的好奇,保留自己的本真。

无条件支持另外一半的任何决定。

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睡后收入。

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理想的生活。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大富大贵,出人头地。

只有自己的小幸福,小世界,小天地。

感恩所有遇见的一切。

像一个小朋友写的那样:我最爱的只有今天,最期待的只有明天,对于过去,微笑感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