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带娃聊自悟
陪娃听了一节音乐早教课,有些育儿教育的感悟。
老师说,小青蛙歌曲的要点是,青蛙在三个大荷叶之间可以慢跳,两个小荷叶承载不了重量,所以要加速跳过去,节奏就形成三慢两快。
大家在脑子里回响一下三个慢拍子以后两个快拍,有没有明显的"段落感"?小朋友也很自然地get了这种体验。
节拍就是频率,合奏就是多个波的叠加,音乐课忽然变成了数学启蒙。而小朋友无需培训,就可以在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频率的情况下,认知到频率变化,首先这节数学课很成功,其次我们发现小朋友对频率变化天生敏感。
稍扩展到视觉,颜色也还是频率波长,我们对颜色的差异和变化是敏感的,而对绝对色值不敏感,这也是天生的。
有很多例子指向‘’天生‘’这个词,带娃的人或许偶尔会觉得,小朋友的技能其实并不是你教的,只是从天然隐藏的地方‘’激发‘’出来,最后还是小朋友自悟的。
比如爬,走,说话,分类,记忆,联想等等基本能力,都是自然出现的。
换句话说,可能遗传的机制是,虽然我们没有继承任何外在记忆,但dna里隐藏了一大堆基础方法,根据随机条件,适当的时候才激发出来。
这就像随机森林一样,大自然在玩一种通过天赋知识随机搭配,构成基于概率分布的试错的进化,由于没有保留记忆,而是随机激活,增加了变数,避免了记忆继承带来的死循环,无法创新。
这种‘潜在能力’的例子很多,而且并非针对小朋友。
例如上班时候,我们经常需要把关系错综复杂的数字,画成图形,一旦变成图,你会发现,很蠢的人(抱歉)也能明白你想表达的、哪怕很间接的观点。
这说明我们调用了某个隐藏在人心里的自带默认函数,本来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看图,忽然就从内心某处明白了,就像音乐节拍变速很容易察觉一样,那么自然而然。
作为这篇随笔的结尾,本文认为带娃之道,并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需要的是,共同探索,互相引导,在各种不经意的地方,把神秘莫测的隐藏知识唤醒出来,让随机程度大一些、再大一些,从而扰动命运的方差。
这个过程不仅对学习方,对教授方这边也是巨大的进步,因为在庞大的、隐藏在dna深处的知识面前,多知道早知道一丁点导火线的皮毛,根本无足轻重,或许启迪你人生关键一步的,恰恰是你的娃。。。(所以没娃的赶紧吧,别偷懒了。)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