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记
我爱书,但喜欢以便宜价买书。
昨天(6.24,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来到了郑大,晚上在路过一个操场的时候,打眼一瞥,看到跑道旁别的二手市场上上有卖二手书的,就拉着我朋友去看。
四本书,都是红色书籍,比如《xjp与大学生朋友们》、《社会变革中的gqt》。我问怎么卖,她说三块钱一本,我想着也不贵,很划算,本想直接付钱了。
我师兄直接又来了一句,“能不能再便宜点儿?”
“这还要便宜?!咋便宜啊?”
“五块钱两本。”
我接茬说,“要是五块钱两本,我们四本都买了。”
这位同学说,“我跟我同学打电话问问,看她愿不愿意。”
...
一阵交涉,十块钱拿下。
尝到了甜头,我想着明天(也就是今天,6.25)再去看看。
今天在操场上倒是没有看到自己想买的书,但是在各个宿舍门口,有看到不少堆积的专业课书籍,我就和我同学到处找寻,看看能不能扒到课外书。
果然,找到一本。软磨硬泡,在一个学院寝室门口收购点,本来要被四毛钱一斤的价格卖掉的《国学人文导论》,被我三块钱拿下。
紧接着,找到了文学院,在门口随意堆放、无人看管的书里,发现了很多淘值比较高的书,比如朱熹的《诗经集注》、冯友兰的《三松堂自序》、四册《古代汉语》,还有几本学术性比较强的文学类书籍,名字记不太清了。
归拢之后,放在了称书的电子秤上,正准备打摆放招牌上的电话。来了一位半脸都是胡子的同学,也看中了我选中书的其中两本。一番商量,决定让给他,于是打通收书电话,询问收购老板能不能商量商量几块钱便宜卖出。电话那头的阿姨说,“等着,马上到”。
不一会儿,来了两个年轻人,感觉也是郑大的学生,一到就问,“是你们要买书?”
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但我能看出来,是装的,太明显了,明显底气不足,但还是要表现出一副社会的样子。
“对,我看中了这几本书。怎么卖?便宜出了吧,能接受的两块钱,多了我们就不要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这样说也确实有些霸道,不应该这样说的,当时也许是反感对方那种咄咄逼人的感觉吧。
对方说,“那不卖了,把书放回去!”
看中两本书的那位同学说,“那你说个价,再商量商量。”
对方说,“还商量啥啊,他都说了,高于两块钱不买。不卖了!”
那位同学说,“有来有往才叫做生意嘛!你说个价,商量着来嘛。”
说着,那位同学背过脸,对我小声说,“哪有这么搞价的?刚开始就把自己的底牌漏出来了。”
对方又绞着“两块钱”这个点说了一阵车轱辘话。之后确定说五块钱一本。
其实现在想想,五块是不贵,但当时也许是杠上了,毕竟年轻气盛,互不退让。
那位同学说,“我们毕竟买的多,再便宜点儿呗!”
“五块钱一本!”
那位同学丢下那两本书,直接走了。
我和另一个同学接着也走了。
其实后面,我和我同学又回去杀了个回马枪,想着直接跟电话联系的阿姨商量,看能不能便宜点,但还是如出一辙。
而且又遇见了那位半面胡子的同学,说了一堆吐槽收书人的话,我实在不想听,就没咋说话。感觉这位同学的戾气和那两个收书的年轻人也差不多...
过程就不细说了,好几天过去了,当时的情绪早没了,也没写下去的动力了。结果就是没买到,但学到了些讲价要主要的一些事情,讲话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