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阳堂:超火的秋季穿衣法则,你家宝宝用上了吗?
秋天了,有一种冷,叫做奶奶觉得你冷。
秋天了,还有一种冷,叫做奶奶不承认奶奶冷。
于是每天给孩子穿衣服成了奶奶和妈妈主战场。
奶奶:今天有点冷,给孩子穿件薄外套吧!
妈妈:妈,今天给孩子穿短袖没问题。
奶奶:我都搞不懂你们这些年轻人怎么想的!这么冷的天还穿半袖!!
妈妈:……(大脑中一万次演算今日的天气变化中)
天气早晚偏凉,忽冷忽热的,如何给孩子穿衣简直让妈妈们操碎了心,衣柜里翻了一遍不是觉得这个厚,就是那个薄,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患有选择焦虑症。
复阳堂医师:不过不怕,这4款穿衣法,帮助妈妈们摆脱选择焦虑症!
01 网红穿衣法
网上曾流传一个非常热门的“26度穿衣法则”,被一些家长用作孩子每日穿衣的“温度表”。具体“穿衣公式”如下:
当气温+衣服增加温度=26℃时,孩子处于一个最舒服的状态。
而对应每件衣服能增加的温度如下:
较厚的羽绒服=9℃
薄款羽绒服=6℃
稍厚的弹力絮棉衣=5℃
厚羊毛衫=4℃
棉背心=4℃
抓绒衣服、薄外套=3℃
厚的棉毛衫=2℃
薄的棉毛衫=1℃
也就是说,当气温≥26℃时,穿件薄的衣服就可以了;如果气温是23℃,可以加一件薄外套。
这个方法,可作为给孩子穿衣的一个简单参考,但数学不好的家长要慎用哦。
02 最科学的穿衣法
判断宝宝冷还是热,摸手脚,不靠谱!最科学的方法就是,摸后颈!
如果后颈和背部的交接处干燥暖和,说明孩子穿的刚刚好,如果后背有点汗/发凉,就要考虑减少/增加孩子衣服了。
PS:这里的后颈是指有衣服覆盖的部分,如果后颈是裸露在外面的,多半是偏凉的。
03 24℃增减法
美国儿科学会旗下的healthychildren.org,推荐将气温24℃作为一个增减衣服的衡量标准。在低于24℃的气温下:
1岁以内宝宝:适当比大人多穿一件;
1岁~3岁:和大人穿差不多的衣服就可以;
3岁以上:还是问问孩子自己的意思吧!
04 “洋葱式”穿衣法
洋葱式穿衣法,顾名思义就是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穿上衣物。这样穿衣的好处是:保暖效果好,给孩子穿脱都方便。
具体方式如下:
内层选择手感柔软,排汗功能好的纯棉衣物;
中层穿着用于保暖的针织毛衣、羊毛衫、马甲之类的衣服;
最外层穿防水防风的外套/棉衣,以应付天气变化;
下身:秋天必备神器秋裤+棉裤/羽绒裤。
说到最后
不管哪种穿衣法,其实都要遵照这个穿衣大法则:保证孩子“三暖二凉”。
只要孩子背部暖、肚子暖、小脚丫暖和,以及头凉、心胸凉爽舒适,那么即便是气候多变的秋天,孩子也会自自在在哒。
而且每一件衣物增减的纠结情绪,都是妈妈们满满的爱意。希望每位纠结的老母亲都能临危不乱、指点江山,让宝宝舒舒服服的过好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