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油服荟@油田精益管理

“3+3+3”精细管理法

2018-04-23  本文已影响2人  油田提质增效研究院

通信处承担着长庆油田传输网络、计算机网络、程控电话网络及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单位,主要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建设和“数字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信息网络业务服务保障。长庆通信网作为长庆油田现代化生产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目前已成为一个横跨陕、甘、宁、蒙四省区,覆盖长庆油田各个主要生产站、点和生活基地,集光纤、数字微波传输系统、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卫星通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长庆互联网系统、长庆有线电视系统为一体的多功能专用通信信息网。

一、实施背景

近年来,随着长庆油田的大发展,新的生产生活区域不断增加,服务保障人员紧张的矛盾日益凸显;用户对通信信息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加之,原来的管理不够规范标准、不够注重细节、不够主动积极,尚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通信处立足管理工作实际,坚持眼睛向内,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潜力,创新推行“3+3+3”精细管理法(即“三细、三化”提升服务质量;“三抓、三促”规范基础管理;“三加强、三培养”构建和谐团队),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三细、三化”提升服务质量

1、细化岗位职责,实行精细化服务。按照“服务职业化、素质专业化、手段现代化、行为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标准规范,落实设备保养、维护区域划分、节日值守、卫生值班、请假销假等6项27条要求,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规范性。引导员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注重仪表、谈吐、行为举止,提高职业素养,增强服务能力。

2、突出细节管理,实行精细化维护。坚持把细节管理作为搞好服务的基础,针对日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二三四五”目标要求,即设备实现“两洁”:配线架整洁、楼内设备整洁;工作做好“三判断”:处理故障前判断故障点、处理故障中判断故障、处理故障后判断故障原因;运维做到“四好”:设备运行好、精神面貌好、人员安全好、用户反馈好;工作中做到“五不”:不闲谈、不吸烟、不吃零食、不接打手机、不穿拖鞋。要求维护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时必须穿工服、穿鞋套、佩戴工牌,坚持使用文明用语,及时提供相关帮助。同时将各项要求纳入制度管理,每月评价员工的服务成效,将月度评价结果作为当月奖金发放的依据,并纳入年度考核,与年终岗位奖金挂钩。

3、细化计划统筹,实行精细化管理

(1)月初框架式计划。在总站例会上,提出班组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指导班组月度工作;各班组通过制作宣传栏,汇总张贴班组年度、月度重点工作,使各岗位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临时性工作计划。主要针对上级的安排,引导班组做好阶段性和应急性工作。

(3)日工作计划小结。在交班会上日清日结,督导班组做好每天的工作。

(二)“三抓三促”规范基础管理

1、抓制度完善,促规范管理。坚持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原则,以高效服务、优质服务为重点,推动班组管理制度化、流程化。先后健全完善《30分钟响应管理制度》、《终端维护质量分析》、《终端维护设备管理制度》、《终端维护故障反馈管理制度》、《终端维护资料管理制度》等管理规定,促使班组管理有制度、工作有计划、检查有记录。

2、抓重点环节,促精细执行。围绕30分钟响应、工单派遣、故障现象反馈、故障分析、资料管理等重点环节细化制度要求,实行“工单细化分析”管理。为确保故障处理时效,建立《故障处理时效评比栏》,突出抓好“三勤”即勤查看、勤维护、勤打电话。在员工中定期开展自查和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提高故障处置时效,杜绝用户不满意隐患。

(1)维护人员的手机、微信连接到故障平台,以便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故障单,杜绝往返办公室和维护区,节约时间。

(2)建立维护区“管家”制度,“管家”负责自己分管区域的故障单,同时把自己分管区域的所有用户建成微信群,以方便联系。

(3)班长随时跟进督查,查看故障单是否遗漏、是否在30分钟内联系到用户,实现30分钟响应制度的规范化。

3、抓成本核算,促降本增效。加强对工程建设、生产维护等生产性支出的精细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与生产、安全、改善一线员工生产生活条件直接相关的方面。充分利用陕、甘、宁、蒙四省(区)电信资源,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降低生产建设成本,及时满足油田生产建设对通信网络的需求。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按规程维护保养设备,凡涉及到生产需要的材料,做到计划有依据、消耗有定额,并坚持修旧利废,进一步降低生产维护成本,提高通信网络设备设施的完好率。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坚持“月度”预算检查考核通报,并把单位成本控制与个人奖金效益挂钩,充分调动各单位和全体员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

(三)“三加强、三培养” 构建和谐团队

1、加强岗位培训,培养良好的综合素养。坚持实施以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安全教育、每季一次业务测试、半年一次技能比武、每年一次集中考评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教育培训工程。每周一召开例会落实全周工作计划,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业务知识;每月开展一次故障分析会,深入剖析故障案例,引导员工通过案例分析反思故障原因,增强故障处理能力;每季度组织一次业务测试,包括理论知识和故障处理两方面;每半年组织一次通信设备安装、调试等项目的技能比武;每年一次集中考评,从政治思想、业务技能等方面评先评优,排名次,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长期坚持,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综合能力,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技能过硬的员工队伍。

2、加强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工作心态。心态决定状态,没有好的心态就难有好的工作状态。维护服务人员直接面对用户,不仅加班加点多,有时还得不到用户的理解,容易心态失衡,从而影响服务质量。针对维护服务人员工作特点,推行座谈沟通、单独约谈、特殊情况随时向站领导汇报沟通的“三种模式”,促使员工随时交流,及时反映有关建议和意见。同时,班组长随时注意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向单位领导反馈,有针对性地做好沟通引导工作,帮促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

3、加强文化建设,培养和谐的工作氛围。积极倡导“耐心周到、热情高效”的服务宗旨,认真落实“真心、精心、贴心、耐心”的服务要求,大力弘扬敬业爱岗、责任重于泰山的精神,组织员工开展“我服务、我快乐”主题活动,加大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的宣传与推广,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实施效果

(一)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通过“三细、三化”,完善多项服务标准规范,强调细节管理及计划统筹,促使服务质量及用户满意度各项指标不断上升,精细化服务理念不断深化;通过“三抓、三促”,推进落实班组管理制度化、流程化,落实“30分钟响应”、“工单细化分析”等基层服务管理制度,促进基层班组管理进一步规范、高效;通过“三加强、三培养”,员工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基层班站执行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基层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实现从“看站”到“管站”,再到经营发展好一个站点的管理目标,最大程度地满足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油区通信服务保障能力。

(三)通信服务水平持续攀升。通信处油(气)区服务及时率达99%,互联网可用率达99.9%,电视网络通畅率达99.97%,通信网络设备完好率达98.4%,经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用户综合满意度为91.49%,较上年提升5.29%。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