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出身世家大族,为何“护官符”上偏偏没林家的份儿?
贾雨村好不容易被重新起用,在应天府上任之后,所碰到的第一件麻烦的案子,就是薛蟠打死冯渊的人命官司。贾雨村新官上任,还有点搞不清状况,一开始还感念皇上隆恩,打算依法办案,秉公处理。后来有个葫芦庙沙弥出身门子,给贾雨村献上了一张所谓的“护官符”,顿使让他方寸大乱,改变主意,出于为个人前途打算的目的,将案件进行胡乱判决。
“护官符”用谐音、打油诗等手法,暗喻了四个世家大族的姓氏,即贾、史、王、薛,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四大家族。然而这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同为世家在族的林黛玉他们家,却没有出现在这个名单上呢?
在《红楼梦》一书中,理所应当、无可置疑的第一主人公应当是贾宝玉,那么林黛玉可以算是第二主人公,至少可以跟薛宝钗相提并论,同居第二主人公之列。那么,为什么薛家及较为次要的史家、王家均上了“护官符”,而林家没有上呢?是林家的官衔、名望、权势还够不上“护官符”的“格”么?
看来不是。在古代五等爵位中,贾府世袭的是地位最高的公爵;史家次之,为侯爵;王家又次之,为伯爵,其祖上做过县伯;薛家则是皇商相当于皇帝的,内府管家。而林黛玉的祖上也决非等闲之辈,是袭过列侯的。至于林如海本人,曾经是是前科探花,被授予兰台寺大夫之职,后来又蒙皇上恩典,做了巡盐御史。由此可见,林家在官衔、名望、权势方面,与“护官符”上四大家族在伯仲之间;至于其所取得的探花功名,当在四家之上。
亲戚关系的亲疏,史家是贾政的外祖家;王家是贾政的岳丈家;薛家是贾政的连襟家;林家则是贾政的妹婿家,实属同一档次。
是否有这样的可能,名字该列“护官符”,但名次于四家之后,或许当在第五、第六位,而未及列出?
书中的确有过这样的交代,说到贾雨村拿着护官符,还没有看完时,忽然听到有人来报告说,有个什么王老爷求见。难道林家在护官符中正好名列这还没看完的四家之后?
看来也并非如此,这还没看完的说法,只是作者虚晃一枪。护官符上所列的四大家族,确实只是贾、史、王、薛,林家不在其中。作者之所以不让林家上“护官符”,乃出于另有缘故的艺术考虑。
原来,林黛玉作为第一女主人公,作者把她处置成在母亲早亡、抛父离家、寄人篱下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孤高凄清、警觉机敏的悲剧才女。
因为上“护官符”须得有一个条件——门子也对贾雨村介绍过,这张护官符所列名单都是本省极富贵、最有权势的大乡绅名字。
林家虽称得上最有权势和极富贵,但因不属“本省”范畴,故而不能列入“护官符”中。原来,《红楼梦》故事发生在“京都”,林黛玉依托外祖贾家叫做“抛父进京都”。林家不是京都人,林如海是“本籍姑苏”,任职扬州,由此可知,林家不上“护官符”,乃由于其不属故事发生地的京都的“本省”。
让我们验核“护官符”上的其他四家。首先,小说中所称的“京都”所在的地方为“金陵”,当然这个金陵乃小说地名,与历史地名金陵未必同一。
在第二回,贾雨村所说的一番话中,明确提到,他于前一年去过金陵,因为要观赏六朝遗迹,所以特意去了一趟石头城。那么在这次旅途中,他还从宁、荣二府前面经过,并且了解到这二府就在一条街的两边,分据街东街西而建。
再由第三回文字可知,贾家住在京都,而书中所说的京都就是指金陵。再看另外三家,从“护官符”中就可以找到直接的证据。如史家被说成是“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足以说明他们的所在之处。而王家又被称做“金陵王”。这三家均为金陵人,自然毫无疑问。薛家虽然是从外地进京的,但第四回介绍薛蟠时,也明确指出他是金陵人,而且因为是皇商,在全国各省都有买卖承局,所以转辗于京外“各省”的,这次“赴京”是有回京、返家性质的,并明说京中是有“几处房舍”的。
由以上叙述可知,作者是严格按照“本省”的限制条件去设计“护官符”的。因此,假如林家上了“护官符”,就无法安排林黛玉辞别其父进京都,那么她也不可能过上寄人篱下的生活。作者精细之处,正是为使这些细节不发生牴牾。